用友软件首页

用友u8软件总账明细账不平

2019-4-12 8:0:0 wondial

用友u8软件总账明细账不平

总账明细账不平

总账明细账不平

原因分析:并户过程是把客户的全部业务数据并入新的客户中,从而原来的客户档案隐藏,并户后发现数据出错,和并户的原因关系不大。多半是数据本身出错了。现在需要调整的就是,检查一下出错的科目明细账(gl_accvouch)中,对应的辅助核算项是否相同,遇到很多客户的账套,都是前边看科目是客户核算,后台查询数据库时,发现部分记录有部门的信息或项目的信息,这表示客户修改过科目的辅助核算,所以对账时会出错。解决办法: 1、全部的凭证取消记账和审核; 2、检查科目的辅助核算项是否一致,检查的表为(gl_accvouch); 3、删除辅助总账(gl_accass)中,cbedind_c='平'的记录; 4、重新审核和记账凭证,一般都可以解决问题问题解答:并户过程是把客户的全部业务数据并入新的客户中,从而原来的客户档案隐藏,并户后发现数据出错,和并户的原因关系不大。多半是数据本身出错了。现在需要调整的就是,检查一下出错的科目明细账(gl_accvouch)中,对应的辅助核算项是否相同,遇到很多客户的账套,都是前边看科目是客户核算,后台查询数据库时,发现部分记录有部门的信息或项目的信息,这表示客户修改过科目的辅助核算,所以对账时会出错。解决办法: 1、全部的凭证取消记账和审核; 2、检查科目的辅助核算项是否一致,检查的表为(gl_accvouch); 3、删除辅助总账(gl_accass)中,cbedind_c='平'的记录; 4、重新审核和记账凭证,一般都可以解决问题

如果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到 T+搜索>>上找一下答案

分享到:

微博关注

bj用友软件

最新信息

外贸企业取得专用发票后如何规避涉税风险

外贸企业取得专用发票后如何规避涉税风险 外贸企业取得专用发票后如何规避涉税风险 目前,一些外贸企业购进货物取得专用发票后,因财税处理不当,存在既申报抵扣进项税金又申报(简称“一票两用”)的情况,从而导致风险。企业如何规避这种风险?笔者结合实际工作中发现的常见错误,解读相关财税规定,希望对外贸企业提供帮助。   外贸企业购进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常采取以下三种财税处理方式。   第一种:先抵扣,不转出。外贸企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在规定期限内进行了认证,核算与申报时作为进项税额处理,货物出口后再通过“出口退税”或“进项税额转出”仅转出退税部分金额,如果退税率小于征税率,则会造成征退税之差的进项税额部分没有转出。   A公司为外贸出口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8月购进一批家具计划出口,当月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进行认证,进项税额1292780.66元,9月进行了增值税纳税申报。10月报关出口,收齐单证后向主管退税部门申报出口退税。出口销售收入900万元,适用退税率15%,申报退税金额1140688.82元。假设8月无其他业务,上期期末留抵为0,从2013年1月1日开始执行《》。会计处理为:   8月购进家具时:   借:库存商品——家具7604592.1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292780.66   贷:银行存款 8897372.78。   10月出口家具时:   借:应收账款——客户 9000000   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款 1140688.82   贷:主营业务收入 9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140688.82   借:主营业务成本 7604592.12   贷:库存商品——家具 7604592.12。   处理:9月申报期内进行了增值税纳税申报,将外购家具的1292780.66元进项税额填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二第2栏“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自动反映在主表第12栏“进项税额”,参与当期抵扣。10月报关出口后进行纳税申报时,通过“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转出1140688.82元,仍有152091.84元未转出。   第二种:先抵扣,后转出。外贸企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认证后,会计核算与纳税申报时作为进项税额处理,将货物出口后再通过“出口退税”或“进项税额转出”转出全部进项税额。   A公司8月购进家具、10月出口确认收入的会计处理与上例相同,但结转成本的会计处理不同,将征退税率之差的部分结转入成本,会计处理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7756683.96   贷:库存商品——家具 7604592.12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52091.84。   税务处理:9月申报期的增值税纳税申报与第一种方式相同,即购买家具的进项税额参与抵扣,但在10月报关出口后进行纳税申报时,不仅通过“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转出1140688.82元,还通过“进项税额转出”转出152091.84元。   第三种:只认证,不抵扣。外贸企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在规定期限内进行认证,会计核算与纳税申报时都不作进项税额处理。会计处理为:   8月购进家具时:   借:库存商品——家具 8897372.78   贷:银行存款 8897372.78。   10月出口家具时:   借:应收账款——客户 9000000   其他应收款——出口退税款   1140688.82   贷:主营业务收入 9000000   库存商品——家具 1140688.82   借:主营业务成本 8897372.78   贷:库存商品——家具 8897372.78。   税务处理:将增值税专业发票进项税额填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二第25栏~第28栏“待抵扣进项税额”各栏,不参与主表税款的计算。   上述三种处理方式哪种正确,不存在涉税风险?我们先梳理相关的会计和规定。   会计规定:《部关于印发〈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财会〔2011〕17号)规定,小企业取得的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计量。外购存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费……但不含按照规定可以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而外贸企业购进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属于按规定不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39号)规定,外贸企业应单独设账核算出口货物的购进金额和进项税额,若购进货物时不能确定是用于出口的,先记入出口库存账,用于其他用途时应从出口库存账转出。   因此,外贸企业购进货物,在不能确定是否出口时,应将进项税额记入出口库存账核算,不应作为进项税额单独核算。第一种、第二种会计处理方式错误,应采用第三种方法进行会计处理。   税收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24号)规定,出口企业和其他单位购进出口货物劳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应按规定办理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认证手续。进项税额已计算抵扣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得在申报退(免)税时提供。根据该规定,如果企业已将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抵扣进项税额,就不应再用其申报出口退(免)税。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32号)附件2《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及其附列资料填写说明规定,附表二中第24栏~第34栏“待抵扣进项税额”各栏分别反映纳税人已经取得,但按税定不符合抵扣条件,暂不予在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情况及按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情况。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取得的进项税额,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应在此项目反映。   由此可见,前两种“先抵扣”处理方式出现了“一票两用”情况,在企业有内销业务时,会人为增加当期或后期实际进项抵扣,造成少缴应纳税额。应按第三种方式进行填报,即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认证后,不应填入主表进项税额,而应填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表二“待抵扣进项税额”各项。   综上所述,外贸企业购进货物(包括不能确定是否用于出口的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进项税额,应先计入出口货物库存商品成本,待出口退税审批完毕或确定出口转内销后,再从出口货物库存商品成本转出出口退税款,或从内销库存商品成本转出内销货物进项税额,才能有效防止因“先抵扣,不转出”或“先抵扣,后转出”对当期应纳税额造成的影响,避免少缴增值税的风险。

请问图中的标准版是哪个版本

请问图中的标准版是哪个版本 请问图中的标准版是哪个版本

您当前版本是用友通标准版,通常这个版本我们叫10.6版本
@服务社区刘明新:10.6有几个版本
@黄朝芳:就普及版和标准版
@服务社区刘明新:谢谢
@黄朝芳:不客气,祝您工作愉快!

财务管理

  • 成本管理中所有录入表及报表都需要增加工序说明

    成本管理中所有录入表及报表都需要增加工序说明

    对应版本:用友U8.61
    对应产品线:供应链
    对应模块:库存管理模块

    问题现象:成本核算方法为:启用生产制造数据来源,核算工序成本。问题:成本管理模块中所有的报表均只有工序行号,而没有工序说明,该单位目前的产成品品种多达3种,每种产品的工艺路线不同,因此成本模块中的报表只有工序行号,而没有工序说明谁都看不懂是代表哪道工序的工序品。
    问题原因:成本管理中所有录入表及报表都需要增加工序说明,改动工作量大,在870版本以后考虑
    解决方案:成本管理中所有录入表及报表都需要增加工序说明,改动工作量大,在870版本以后考虑
  • 降级品成本应该如何分配

    降级品成本应该如何分配

    对应版本:用友U8.61
    对应产品线:供应链
    对应模块:库存管理模块

    问题现象:1、客户需求,在生产订单报检后产生不良品处理单,不良品存在降级处理流程。降级处理产生的另外一种产品入库,在不良品处理单上即指定了该不良品的价格,希望能够在这个订单得成本中扣除已不良品的价格,并分摊到成品中,得出正确的成品成本。E.G.001号生产订单生产A产品120KG消耗材料成本1200元通过产成品检验生成100KGA成品,报废5KG,降级处理A成品15KG,转换成B产品15KG入库,手工指定每公斤B的入库成本为7元。由于生产订单的完工数量也包括降级入库的数量,在成本管理中,计算A的成本为1200/(100+15)。但是由于在生产中B还可以利用,手工指定了他的入库成本为7元,希望能够在成本计算A的单位成本的时候可以刨去B的价钱,即A的成本为【1200-(15×7)】/100。B的数量和单价(金额)从不良品入库单取
    问题原因:用户提供了一种降级品成本分配的具体方法,值得借鉴,但861版本暂时无法考虑。涉及质检、库存、存货、成本四个模块的贯通处理,接口及成本计算的逻辑都要发生一定的变化,870发版或以后版本考虑。
    解决方案:用户提供了一种降级品成本分配的具体方法,值得借鉴,但861版本暂时无法考虑。涉及质检、库存、存货、成本四个模块的贯通处理,接口及成本计算的逻辑都要发生一定的变化,870发版或以后版本考虑。

用友论坛

  • 追“本”溯“源”

    追“本”溯“源”

    追“本”溯“源”

    追“本”溯“源”:307  

    追“本”溯“源”

    《信息化大视野》2009年第19期(总第53期)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对于中国大部分企业来说,利润微小的同时还要实现成长,不实行低成本运营就难以生存,可谓成本决定存亡。低成本创新,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增强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已成为众多企业不二之选。而要降低成本,除了要有科学的管理手段,更重要是要控制企业运营中成本产生的源头--采购成本。其实,成本控制是一门花钱的艺术,如何将企业的每一分钱花得恰到好处,是现代企业在商业时代成本控制之源。尤其对于以原材料采购为企业生产运营起点的制造型企业,原材料和服务的采购成本占到了总成本的50%~80%,采购成本控制成为企业中成本控制最重要的部分,追“本”溯“源”势在必行。

  • 应收帐龄管理

    应收帐龄管理

    应收帐龄管理

    应收帐龄管理:505  

    应收帐龄管理

    《信息化大视野》2010年第22期(总第104期)

    企业应收帐款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就是应收帐款的帐龄管理。
    按照会计制度要求,很多企业是依据销售发票核算应收帐款,财务部门根据已开发票分析帐龄,这样势必造成回款不力、帐龄不准,甚至造成经营风险。在现实中,很多企业先发货后开票,销售部门按照发货单核算应收。这样就形成了业务、财务两个应收数据,因此就需要有很好的工具来管理应收帐款。
    用友T3-业务通为客户提供了发货立账功能,使用户在发货时即确定应收,很好地管理了应收帐款,甚至可以作为业务员考核的基础、客户返利的基础。

知识库

关于我们 | 公司动态 | 获奖记录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用友产品中心 | 用友云基地
Copyright ©  www.kuaiji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天龙瑞德
京ICP备11046295号-1 技术支持 北京天龙瑞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海淀上地十街辉煌国际大厦3号楼6层 总机:010-59798025   售后:4009908488
北京天龙瑞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