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软件首页

怎么将BAK的数据恢复????

2017-10-13 0:0:0 wondial

怎么将BAK的数据恢复????

怎么将BAK的数据恢复????[]

您使用的是哪个版本软件?
-- 忘饿了写饿了。
T1的鞋帽宝。 最好给我个操作步骤。 我对这个软件不是很熟
@李松稳Rji:新建一个账套,然后进去数据库企业管理器,选择该账套数据库,右键,恢复数据,选择该bak备份文件恢复进去即可,恢复时勾选选项中的强制恢复
若您对数据库操作不熟悉的,请直接通过元安装路径下服务器下data里面的ldf和mdf文件恢复数据
具体操作方法:新建一个同名账套,停止数据库服务,将元安装路径下的ldf和mdf文件拷贝覆盖现在安装路径下的ldf和mdf,再开启数据库服务,打开软件操作。
物理数据恢复可以参考知识库的恢复方法:
http://service.chanjet.com/zhi ... b45e3
-- 差不多明白了。强制恢复有风险么?
@李松稳Rji:必须勾选强制恢复,否则恢复不进去
--右键没有 恢复数据哎? 现有的ldf和mdf文件已经没了。只有BAK文件
@李松稳Rji:还原数据,不同数据库名称都存在差异的。
--那我现在应该怎么操作? 使用的是2000的数据库
@李松稳Rji:我上面说的是,点击还原数据。您点击这个菜单按钮 [/尴尬]

如果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到 T+搜索>>上找一下答案

分享到:

微博关注

bj用友软件

最新信息

T+进货单点保存和打印报错

T+进货单点保存和打印报错 T+进货单点保存和打印报错

更新软件补丁。并检查操作系统的日期时间格式,不能有中文,
需要 - 连接符。
@畅捷支持矦椿寳1976: 刚安装的软件
检查操作系统是否纯净正式版。
不能使用ghost系统。

探索内审工作转型 服务浙能中心工作

探索内审工作转型 服务浙能中心工作 探索内审工作转型 服务浙能中心工作 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能集团”)部紧紧围绕“大能源”战略、“十二五”发展规划和现阶段的中心工作,积极倡导以控制为主线、以治理为目标、以增值为导向的内审工作新模式,不断拓展工作思路,加大审计力度并提升审计质量,助力审计转型。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和探索,集团系统内审工作已逐渐成为企业严肃财经纪律、把控风险和促进规范经营的一个重要手段,得到了集团领导和所属企业的认同,为浙能特色企业发展之路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理念领先,“五个必审”引方向   浙能集团成立十余年来,所属企业分布在全省各地乃至省外、境外,经营领域涉及电力、煤炭、天然气、石油、可再生能源及与能源相关的服务领域。随着企业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管理链条不断变长、层级变多,浙能集团的管控面临新的挑战,内审工作发展也遇到了新的瓶颈。   “思路决定出路”。为进一步适应集团内外部环境变化和内审工作自身的发展要求,集团领导审时度势,吸收国际先进审计理念,总结内审工作经验,提出了“五个必审”的重要理念。即“离任必审、三年必审、集团重大决策决定的执行必审、发现问题苗头的必审、上级有要求的必审”,并要求努力实现“阳光普照”的目标。据此,浙能集团在以下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   (一)完善内审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提高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2012年1月,集团对内审工作做出了新的规划和调整,将审计部从原监察审计部中分立出来独立开展内审工作,并逐步建立了集团统一管理、各级所属企业有序联动的审计工作体系。同时,从系统内抽调青年骨干充实力量,现审计部共有专职审计人员11人,其中中高级职称9人,基本实现了机构设置、职责履行和人员配备“三到位”,为强化总部审计管控、整合系统内审计资源奠定了基础。各板块分公司、所属企业也纷纷设立监察审计部门,配备专、兼职内审工作人员,逐步健全内审工作网络。   (二)改进内审工作组织方式,确保审计工作效率。2012年初,审计部在学习借鉴外部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分析集团内审工作现状,着眼未来发展趋势,撰写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意见的报告》,对审计计划的编制、审计目标的确定、审计路径的选择、审计重点的把握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并在审计工作实践中予以尝试。2013年初,为进一步统筹浙能集团内审工作,发挥集团审计部、板块分公司和运营企业的协同作用,集团审计部首次制定并下发了《2013年度内审工作要点》,指导所属企业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工作。经过两年的努力和积累,目前已经形成较为有效的内审工作体系,即集团审计部主要开展集团公司直接管理的板块分公司、发电企业和其他二级企业主要领导的并延伸到下属各级企业,根据需要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和基建项目审计;板块分公司根据集团指引,结合运营特点统筹业务部门力量开展务实有效的专项审计调查;运营企业针对主要业务、关键点和管理薄弱环节等实施业务检查。   (三)领导重视,扩大审计工作影响力。随着集团治理环境的复杂化,经营领域的不断拓展,审计工作成为集团公司促进健全,加强风险管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手段之一。董事长非常重视内审工作,每年都亲自参加纪检监察审计工作会议并对审计人员提出要求,亲自审定审计项目计划,多次对审计工作做出指示、批示,使审计工作始终围绕并服务于浙能集团中心工作。总经理多次亲自召开会议,布置落实审计整改工作,确保审计发现的问题整改到位。此外,内审工作成果也越来越被企业管理层所重视,各项成果已运用于经营决策、业务活动和价值创造的整个过程,在查处违规、堵塞漏洞、服务管理、支持决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集团审计部参与有关集团重大决策事项的分析,对台州第二发电公司“上大压小”新建项目替代关停容量费支付、北仑发电公司通流改造项目、香港兴源公司对外投资等重大事项,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二、创新推动,内审工作新发展   浙能集团始终围绕促进企业加强风险管理、规范经营和提升管理的根本目标,努力践行“五个必审”要求,在审计覆盖面、审计质量上下功夫,突出“精品审计”主题,带动内审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一)不断拓宽审计覆盖面。按照“五个必审”的总体要求,审计部近两年安排并实施的审计项目30余项,覆盖了科服、电力、油气、煤炭、可再生能源5个板块22家营运企业,并延伸审计到三级及以下企业,审计面约占浙能集团所属企业的60%;重点关注新设单位、未经审计单位和管理层级低的单位;审计领域在经济责任和财务收支审计的基础上增加了专项审计调查、基建项目概算执行情况审计等,通过不同类型的审计项目的实施,逐渐使审计工作开始超越账薄、深入业务,关注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逐步向管理审计转变;审计重点基本涵盖了集团决策及制度贯彻执行,对所属企业的管控、重大并购、坏账及投资损失情况、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固定资产及存货管理、四项费用使用,各级人员执行国家财经纪律、有无侵犯国家集体利益和铺张浪费等方面,努力覆盖企业主要业务、关键点和管理薄弱环节等。   (二)努力提升审计质量。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按照浙能集团“强总部”建设方案的要求,借鉴新的审计理念、方法,新增、修订7项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审计工作。二是抓好审计项目实施,进一步优化审前调查、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整改等工作流程,做实审前有关案头准备工作,抓好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研究等;邀请相关业务部门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有关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高审计报告的严谨、严密性;提高对审计发现与建议的归纳提炼能力,着力提升审计报告的深度和价值;三是突出“精品审计”主题,集中力量找好点、选准题、严要求、细审查、抓整改等,查深查透审计项目,并督促相关单位认真整改,实现闭环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3年9月,集团审计部实施的集团系统参股企业经营情况专项调查项目得到了浙江省内部审计协会表彰。   (三)强化审计整改落实效果。在审计过程中,审计部通过现场教育、审计查实和审计意见或建议反馈给被审计单位,把审计问题梳理提供给相关职能部门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宣讲,努力发挥审计“以点带面”、“审计一个,促进一片”的效果,促进所属企业规范经营。通过召开座谈会、编写案例等方式及时通报审计情况、公开审计成果,加强审计成果的转化。2012年底会同监察部、建设管理部编写建设项目审计案例24个,取得较好的警示教育效果。为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浙能集团及所属企业针对审计提出的有关意见或建议,研究制定相关措施及管理办法,并加强执行及监督,确保审计整改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真抓实干,内审工作有突破   进一步扎实推进审计项目实施,做深经济责任审计、有针对性地实施专项审计调查、协同外部审计力量做好基建项目审计。   (一)全面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浙能集团审计部准确把握“离任必审”、“三年必审” 两个时点,通过全面开展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合理安排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实现对所属企业的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全方位审计监督。在审计过程中,按照《内部审计操作规程》规定的内容进行审计检查,并努力尝试将各类审计内容纳入经济责任审计的范畴。一是开展内部控制检查,从基础性工作入手,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检查,找准问题,分析缘由,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做出评价。二是加强经营风险排查,特别针对市场化程度较高、对外投资较多和有下属管理单位的企业加强了坏账风险、对外投资损失和对下属单位管控风险的审计,帮助所属企业提高风险防控水平。三是实行基础管理工作抽查,对固定资产、物资、印章、、合同及招投标管理等进行审计,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有的放矢开展专项审计调查。为保障浙能集团及所属企业在参股企业的股东利益,集团审计部实施了集团系统参股企业经营状况的专项调查,并提交专题报告。此后,集团相关部门研究出台了《外派参股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报告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外派高管的履职行为,促进参股企业信息的畅通,更好地维护了集团利益。所属天达环保公司针对其主要业务,实施粉煤灰销售内控情况检查,关注了影响管理风险和效率的主要环节,查找管理方面存在的缺失,提出了加强监控数据管理和强化销售合同执行考核等建议,为企业进一步规范管理提供参考。所属嘉兴发电公司结合降本增效的实际需求,实施燃料管理专项审计调查,以燃料采购、验收、计量、接卸、存储和掺烧等各个环节控制为切入点,通过查阅台帐、燃料结算等资料,多次深入燃料管理现场了解各环节业务流程及管理细节,抽查校验到厂煤验收计量等一系列措施,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到厂煤轮水尺验收、减少皮带秤校验数据偏差和降低燃煤损耗等精细化管理建议。   (三)借力做好跟踪审计。为加强过程性监督,浙能集团借助中介机构的力量,组织对12个重点基建项目实施了跟踪审计。中介机构主要协助项目公司编制工程量清单、预算及招标控制价,对送审的工程结算材料进行复核并出具单项工程结算审核报告,驻点现场参与项目招投标、合同谈判、设计变更并审核相关单据等,在过程中减少基建项目的浪费和损失。同时,为进一步发挥跟踪审计的价值,审计部通过对跟踪审计报告的质量管理,督促项目公司加强对中介机构的日常管理;会同建设管理部对审计问题细化分析,对审计的质量及效果实施 “再跟踪”,进一步完善跟踪审计工作联动机制;对部分跟踪审计项目进行走访和实地调研,并形成专题报告,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跟踪审计工作及促进基建项目管理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四、良性互动,内审工作显成效   通过近两年来审计项目的实施,集团系统内逐渐形成了“重视审计、自觉接受审计、主动支持审计”的良好氛围,使内审工作“镜子”和“利剑”的作用充分发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以控制为主线,努力发挥审计“免疫”作用。近两年,浙能集团审计部完成各类审计项目30余项,所属企业共实施合同、内控等单项业务审计200余项,提出审计意见或建议400余条,基本得到采纳、落实,有效改进了经营管理上的一些不足。特别是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审计部会同相关业务部门,对浙能集团费用开支的规范情况进行“大体检”,并组织“节约增效、反对浪费”大排查活动,集团先后两次出台了规范费用开支的有关规定,严肃了财经纪律。此外,浙能集团所属企业也统筹内部各业务部门的力量,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及合同的专项审计或检查,提高了基层单位的风险意识。   (二)以治理为目标,努力发挥审计“强管理”作用。通过审计项目的实施,促进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新增、修订《生产、综合类项目施工及服务外包管理办法》、《发票查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等,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通过实施基建项目跟踪审计,近两年由跟踪审计参与审核招标文件191个、合同691个、工程联系单200个等,提出审计建议152条,一定程度地弥补了项目公司有关人员专业能力的不足,并将一些审计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保障了投资资金的安全和使用效益。   (三)以增值为目的,努力发挥审计“增效益”作用。通过审计,加强事中监督,在过程中抓好降本增效工作。2012年累计核减投资及促进节约资金约1.95亿元;2013年,核减工程款约943万元,促进节约资金509万元。内部审计为企业节支增值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财务管理

  • UFO升级后口令失效问题

    UFO升级后口令失效问题

    对应版本:用友U8.61
    对应产品线:财务系统
    对应模块:UFO模块

    问题现象:UFO升级后口令失效问题:u861报表,进入时提示口令:录入口令196354,提示口令错误,或提示无效的ERP文件,请检查文件版本或是否被破坏。报表原口令就是196354,利用UFO报表口令解密工具,查到的口令也是一样。不知如何处理。
    问题原因:原来系统存在一个BUG:老版本的UFO文件在861UFO中打开编辑保存后,原来的文件口令失效的问题。
    解决方案:针对该问题开发在2005年11月9号出了一个补丁,补丁编号:1737,文件UFOW.EXE。打上该补丁后再打开原始的861之前版本的UFO文件即可。注意:如果老版本UFO文件在打补丁之前曾在861中打开修该并保存过的话,打补丁后再重新打开是不行的,必须打开原始的老版本的该文件才可以。
  • 成本管理效率问题

    成本管理效率问题

    对应版本:用友U8.61
    对应产品线:财务系统
    对应模块:成本管理模块

    问题现象:成本管理效率问题:系统环境:win2000server,sp4,ie6,u861版本。打了从ufpmp上下载的发布日期为2005-12-2713:23:49的u861hotfix和发布日期为2005-12-2713:23:43的u861dbhotfix。在数据库服务器上运行成本管理模块,服务器配置为:win2000serversp4,sqlserver2000sp3,2个xeon3.0g处理器,2g内存,ultra320273g硬件raid5硬盘,其他客户端无人使用。成本管理系统启用生产制造数据来源,不计算工序产品成本,有7400种成本对象。在成本管理模块“定义成本对象功能”功能中刷新成本对象时需要20分钟的时间,以后随着生产的增多,成本对象会达到15000左右。在成本管理模块点击“定义在产品分配率”界面,需要20分钟才能弹出界面,运行过程中cpu使用率平均只达到25%。选择“按照产品约当产量”,然后点击“参照”按钮进入设置约当产量,需要3分钟时间才能弹出输入界面。如果在客户端运行(客户端安装win2000,512m内存,普通sata硬盘,100m网卡),点接“定义在产品分配率”界面,需要2个小时才能弹出界面。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成本对象的增加定义相应的“在产品分配率”以及其他分配率。这种效率可能使软件无法运行。
    问题原因:同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该问题提交开发,开发处理后已提供补丁,补丁文件:uscbhs.dll2006年1月18日,13:24。

用友论坛

  • 追“本”溯“源”

    追“本”溯“源”

    追“本”溯“源”

    追“本”溯“源”:307  

    追“本”溯“源”

    《信息化大视野》2009年第19期(总第53期)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对于中国大部分企业来说,利润微小的同时还要实现成长,不实行低成本运营就难以生存,可谓成本决定存亡。低成本创新,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增强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已成为众多企业不二之选。而要降低成本,除了要有科学的管理手段,更重要是要控制企业运营中成本产生的源头--采购成本。其实,成本控制是一门花钱的艺术,如何将企业的每一分钱花得恰到好处,是现代企业在商业时代成本控制之源。尤其对于以原材料采购为企业生产运营起点的制造型企业,原材料和服务的采购成本占到了总成本的50%~80%,采购成本控制成为企业中成本控制最重要的部分,追“本”溯“源”势在必行。

  • 应收帐龄管理

    应收帐龄管理

    应收帐龄管理

    应收帐龄管理:505  

    应收帐龄管理

    《信息化大视野》2010年第22期(总第104期)

    企业应收帐款管理中的一个难点就是应收帐款的帐龄管理。
    按照会计制度要求,很多企业是依据销售发票核算应收帐款,财务部门根据已开发票分析帐龄,这样势必造成回款不力、帐龄不准,甚至造成经营风险。在现实中,很多企业先发货后开票,销售部门按照发货单核算应收。这样就形成了业务、财务两个应收数据,因此就需要有很好的工具来管理应收帐款。
    用友T3-业务通为客户提供了发货立账功能,使用户在发货时即确定应收,很好地管理了应收帐款,甚至可以作为业务员考核的基础、客户返利的基础。

知识库

关于我们 | 公司动态 | 获奖记录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用友产品中心 | 用友云基地
Copyright ©  www.kuaiji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天龙瑞德
京ICP备11046295号-1 技术支持 北京天龙瑞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海淀上地十街辉煌国际大厦3号楼6层 总机:010-59798025   售后:4009908488
北京天龙瑞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