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软件首页

办公室租房子收入可否办公室抵房贷利息支出 _0

2018-2-19 0:0:0 用友Tplus小编

办公室租房子收入可否办公室抵房贷利息支出 _0

办公室租房子收入可否办公室抵房贷利息支出
房贷利息抵税一般是指在计征个人所得税时,将房贷产生的利息作为税前减除项扣除,降低纳税所得额,除了房贷利息,还有哪些支付应该计入抵税项目,现在租房收入还没有明确说法可以抵房贷利息。

image

如果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到 T+搜索>>上找一下

分享到:

微博关注

用友云基地

最新信息

如何对待不同属性和效力的税务文件

如何对待不同属性和效力的税务文件 如何对待不同属性和效力的税务文件

    各级机关、人、中介服务机构应正确把握管理性、程序性文件、政策性文件的关系,考虑到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因此,税务机关不应把其内部掌握标准、尺度当作政策性文件来要求纳税人执行。

    税收政策性文件通常属于税收实体法范畴,其规定的内容涉及行为、所得是否属于应税范围、相关费用是否可以扣除等实体性问题。税收政策性文件的效力随着其上位法的变化而变化。而税收管理性文件、程序性文件则不同。其通常是税务机关为了执行税收政策、加强税收管理、规范纳税程序而制定的文件,其并不一定随着税收政策的变化而失效。

如何判断财政违法行为中的此罪与彼罪

如何判断财政违法行为中的此罪与彼罪 如何判断财政违法行为中的此罪与彼罪

《中国审计》编者按: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常常会发现某种行为涉嫌犯罪的线索,但究竟涉嫌哪个罪,是此罪还是彼罪,由于有时此罪和彼罪看起来很相似,对审计人员储备更为广泛的法律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同样是滥用职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与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定罪就不一样;再如挪用公款罪与挪用资金罪、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等,有些情况下不好界定。定性不同,罪名就不同,这还牵涉到审计机关向有关机关移送案件的问题。对于审计人员来说,准确判断此罪与彼罪显得更为重要。现就如何判断此罪与彼罪的问题,本刊记者邀请审计署法制司王世成处长结合财政违法行为中经常出现的上述几个典型犯罪的相关问题予以解答,供审计人员参考。     记者:您上次谈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滥用职权罪,那么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如果滥用职权构成哪种犯罪呢?   王世成:这个问题在1997年的《刑法》中没有规定,1999年1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第二条规定了国有公司、企业工作人员的滥用职权问题,该条将《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修改为:    “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两款罪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2002年3月26日起施行),该条的罪名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取消了徇私舞弊造成破产、亏损罪罪名)。    因此,如果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即不正确行使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触犯了修订后的《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的规定,则构成“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罪”。   记者:判断“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有没有具体标准?可否举例说明?   王世成:有具体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于2001年4月18日制定下发的《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十三条的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2、致使国有公司、企业停产或者破产的;3、造成恶劣影响的。”    《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十四条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三十万元以的上;2、致使国有公司、企业停产或者破产的;3、造成恶劣影响的。”    如北京某经济贸易开发公司总经理鲍某,因涉嫌私自以公司名义为一家酒楼担保贷款共计1170万元,致使国有资产损失200多万元,涉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被公诉。   记者:“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与“滥用职权罪”在名称上比较相似,您能谈谈两者之间的区别吗?   王世成:有的行为判断为此罪,有的行为判断为彼罪,主要原因是犯罪构成要件不同。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这四个构成要件只要有一个要件不同,就界定为不同的罪名。    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与滥用职权罪的区别主要有四点。第一,犯罪主体不同(这是区分这两个罪的根本标准):前者的犯罪主体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后者的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第二,立案标准不同:前者立案标准高,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立案;后者立案标准低,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就立案(1999年9月9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的规定)。第三,量刑不完全相同:前者最高可判7年徒刑;后者最高可判10年徒刑。第四,管辖机关不同:前者由公案机关立案侦查;后者由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当然两罪也有相同点,如犯罪的主观方面相同,都是故意。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判断该类犯罪时要注意上述区别,分清向哪个机关移送。   记者:审计中经常发现涉嫌挪用公款的有关线索,但判断是否构成犯罪有一定的难度,究竟如何判断构成挪用公款罪呢?   王世成:挪用公款罪的界定是一个看似简单,实则很复杂的问题。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行为人利用主管、经手、管理公款的便利条件。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问题,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曾分别于1998年4月6日和2001年10月17日作出《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2002年4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对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含义解释如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一)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二)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三)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由于该解释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所以其效力高于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该解释适用于2002年4月28日以后发生的挪用公款行为(此前的行为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当时的司法解释)。应当注意的是:该立法解释第一条和第二条都不以谋取个人利益为要件;第三条以谋取个人利益为要件,对于单位之间的拆借行为一般不应按照挪用公款罪处理。

使用技巧

知 识 库

培训教程

  • T+价格的带出顺序

    T+价格的带出顺序

    价格的带出顺序

    价格的带出顺序


    通知识库
    问题号:29288
    适用产品:T+系列
    软件版本:T+企管通专业版15.0
    软件模块:基础设置
    问题名称:价格的带出顺序
    问题现象:做销货单的时候,对于某一个客户,需要带出这个客户的上一次的价格,如何在软件中设置
    问题原因:软件操作
    关键字:价格策略
    解决方案:需要进行价格策略的设置,具体步骤:
    点击“基础设置”–“价格策略”–“售价及对应编码设置”,在“价格带出策略”中,将“客户最新售价”上移到第一列即可。
    行业:通用
    补丁编号:
    解决状态:最终解决方案
    录入日期:2021-03-16 15:2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1年5月11日11:59:55

    【参考】



  • U8增加采购发票时,参照采购入库单,在弹出的过滤窗口中,点计右键,无保存过滤条件功能

    U8增加采购发票时,参照采购入库单,在弹出的过滤窗口中,点计右键,无保存过滤条件功能

    过滤条件 过滤条件

    U8知识库
    问题号:4281
    解决状态:最终解决方案
    软件版本:8.51A
    软件模块:采购管理
    行业:通用
    关键字:帐表查询
    适用产品:U851A—-采购管理
    问题名称:过滤条件
    问题现象:增加采购发票时,参照采购入库单,在弹出的过滤窗口中,点计右键,无保存过滤条件功能。 另外高级条件查询能否也支持此一功能。
    问题原因:同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在拷贝入库单时,可以在过滤设置中进行过滤项目的设置,把自动保存上次输入的选项选中。
    补丁编号:
    录入日期:2016-03-16 15:23:45
    最后更新时间:


关于我们 | 公司动态 | 获奖记录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用友产品中心 | 用友云基地
Copyright ©  www.kuaiji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天龙瑞德
京ICP备11046295号-1 技术支持 北京天龙瑞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海淀上地十街辉煌国际大厦3号楼6层 总机:010-59798025   售后:4009908488
北京天龙瑞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