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软件首页

不要将不征税收入误解为税收优惠

2016-5-25 0:0:0 wondial

不要将不征税收入误解为税收优惠

不要将不征税收入误解为税收优惠

  新《》实施以来,有一些人往往认为不征入是一种企业所得税优惠,这是对不征税收入的误解。

  第一,不征税收入作为法律名词,在《企业所得》首次被提出时是与收入并列出现的。

  《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明确“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从本质上讲,不征税收入是相对于应税收入而言的,而免税收入则是从属于应税收入的。

  第二,不征税收入有明确的范围,与中的免税收入有明显的界限。

  《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规定,“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一)拨款;(二)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按照新企业所得税法释义的解释,不征税收入项目的具体界定为:财政拨款是指财政部门根据法律等有关规定,经过预算程序对国家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直接拨付的经费。企业实际收到的财政拨款中的财政补贴和税收返还等,按照现行的规定,属于政府补助的范畴,计入企业的“营业外收入”科目,除企业取得的所得税返还(退税)和的进项外,一般作为应税收入征收企业所得税。税法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界定为不征税收入,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的组织或机构一般是承担行政性职能或从事公共事务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一般不作为应税收入的主体;二是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一般通过财政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封闭运行,对其征税没有实际意义。税法设置“其他不征税收入”这一兜底条款,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承担公共管理职能的非营利性组织可能会取得一些新的不征税收入。其他不征税收入的界定权属于国务院。而《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明确了免税收入的范围:“(一)利息收入;(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四)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第三,不征税收入与免税收入在税收待遇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或者财产,不得扣除或者计算对应的折旧、摊销扣除。”又《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1号)第三条及《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87号)第二条又重申,企业的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财税[2009]87号文第三条又特别规定:“企业将符合本通知第一条规定条件的财政性资金作不征税收入处理后,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的部分,应重新计入取得该资金第六年的收入总额;重新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发生的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免税收入的税收待遇则不一样,国税函[2010]79号《国家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第六条强调“根据《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企业取得的各项免税收入所对应的各项成本费用,除另有规定者外,可以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两者的税收待遇集中体现在各自所对应的扣除项成本费用上,不征税收入形成的成

  本费用无论多少均不得税前扣除,独立于应税收入形成的应纳税所得额之外,就算不征税收入形成的扣除项目超过了不征税收入本身,它也无法在应税收入中得到弥补;而免税收入形成的成本费用则实实在在地影响了所得额,形成的亏损也可以在法定年限得到弥补。

  第四,国家税务总局对不征税收入提出明确的核算要求。

  国税发[2008]8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的意见》明确规定“严格界定应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和免税收入。分别核算应税收入和不征税收入所对应的成本费用。”财税[2009]87号文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第一条也规定:“对企业在2008年1月1日至 2010年12月31日期间从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从收入总额中减除。(三)企业对该资金以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对于不征税收入,纳税人必须根据相关性原则单独核算收入与支出,而对于免税收入则没有相关要求,只有纳税人出现享受不同税收待遇项目时才有类似规定,《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一百零二条规定:”企业同时从事适用不同企业所得税待遇的项目的,其优惠项目应当单独计算所得,并合理分摊企业的期间费用;没有单独计算的,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这也是相关性原则在所得税立法中的体现。

  总之,不征税收入不是一项税收优惠政策。

如果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到 T+搜索>>上找一下答案

分享到:

微博关注

bj用友软件

最新信息

为什么我仓库是4000的金额做了一张500的金额的退货单金额怎么不是3500而是3400啊 怎么会这样

为什么我仓库是4000的金额做了一张500的金额的退货单金额怎么不是3500而是3400啊 怎么会这样 为什么我仓库是4000的金额做了一张500的金额的退货单金额怎么不是3500而是3400啊 怎么会这样[]

您打开库存状况表,选择盘点仓库,选择不对的商品,相关统计,单据明细,开始和结束日期输入 1999-01-01 和 9999-01-01 您就可以库存明细账
库存明细账中有详细的出入库数量和金额明细,您看下就明白为啥是3400了
@服务社区李珊: 是和算法有关系吗
@陈建敏Ir6:和成本算法有关系。

T1销售单的打印样式设置中 “累计金额”取的是哪里的金额啊?

T1销售单的打印样式设置中 “累计金额”取的是哪里的金额啊? T1销售单的打印样式设置中 “累计金额”取的是哪里的金额啊?[]

会员卡中的累计消费金额
那里面的“此前应收”是不是就包括了所有欠款累计下来的金额?
@啊杰1430706497:是的,不包含本单的
我想设公式统计出 此前应收+本次合计金额的和,这么设置对么?我预览显示0
@啊杰1430706497:肯定不对
累计欠款:[StrToFloat([主项数据."此前应收"]) + StrToFloat([主项数据."成交金额"]) - StrToFloat([主项数据."账户金额"])]
这个公式能用T1本身的表达式编辑器编辑出来么?
@啊杰1430706497:将我的公式复制进去就可以了
使用本身编辑器写出来的
文库中有详细的操作步骤:
http://service.chanjet.com/zhi ... d1b49
好的,谢谢!

专家观点

解决方案

产品资讯

  • T1商贸宝日常操作之销售类及会员卡业务处理培训视频

    T1商贸宝日常操作之销售类及会员卡业务处理培训视频

    T1商贸宝日常操作之销售类及会员卡业务处理培训视频

    T1商贸宝日常操作之销售类及会员卡业务处理培训视频


  • T3普及版,核算管理模块 ,无法记账

    T3普及版,核算管理模块 ,无法记账

    T3普及版,核算管理模块 ,无法记账 T3普及版,核算管理模块 ,无法记账

    请备份下数据,然后使用存货总账重算工具重算下。工具下载地址:http://service.chanjet.com/too ... 85f59
    @服务社区_郝瑞然_:销售单怎么处理赠品?
    @loading____: 两种情况,1、直接做其他出库单,由其他出库单进行实现。2、新增存货 赠品, 在做销售发货单时选择商品和赠品,商品输入赠品数量和实际出库数量,正常单价金额等,赠品输入负数金额,负数金额刚好等于赠品实际销售金额,例如 A商品售价是10元 买十赠一 发货单填写时 A商品11个 单价10元 金额110 ,赠品 0个 单价-10 金额-10 进行实现。

关于我们 | 公司动态 | 获奖记录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用友产品中心 | 用友云基地
Copyright ©  www.kuaiji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天龙瑞德
京ICP备11046295号-1 技术支持 北京天龙瑞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海淀上地十街辉煌国际大厦3号楼6层 总机:010-59798025   售后:4009908488
北京天龙瑞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