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软件首页

纳税筹划中节税、避税和转嫁的比较研究

2016-5-21 0:0:0 wondial

纳税筹划中节税、避税和转嫁的比较研究

纳税筹划中节税、避税和转嫁的比较研究

纳税筹划应包括三个内容:一是采用合法的手段进行的节税筹划;二是采用非违法的手段进行的避税筹划;三是采用经济手段,特别是价格手段进行的税收转嫁筹划。

  目前国内有三种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纳税筹划就特指一种情况即节税筹划,换句话说这是将节税与纳税筹划等同的观点。二是将纳税筹划外延延伸到各种类型的少缴税、不缴税的行为,甚至将逃税策划、欠税策划都包括在纳税筹划的概念中,如果将第一种观点称为“狭义派”,那么这一种观点应称之为“广义派”。我的观点是以逃税为代表的违法手段不属于纳税筹划范畴,纳税筹划应包括一切采用合法和非违法手段进行的纳税策划和有利于纳税人的财务安排,主要包括节税筹划、避税筹划和转嫁筹划。

  一、偷税、漏税、骗税、抗税不是纳税筹划

  以节税、避税、转嫁为代表的纳税筹划,是在符合税法或至少不违法的前提下进行的,而以偷税为代表的“偷漏骗抗欠税”决不是纳税筹划。

  1.偷税的法律责任:偷税是在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已经发生并且能够确定的情况下,采取不正当或不合法的手段以逃脱其纳税义务的行为。偷税是一种违法行为,应该受到处罚。

  我国对偷税行为也有专门的处罚规定。1992年9月4日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以卜简称《补充规定》)中规定:“偷税数额占应纳额的l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五倍以卜的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3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厂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五倍以下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占应缴税额的10%以上并且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2.漏税的法律责任:漏税是纳税人无意识发生的漏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由于税务机关对漏税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如加强纳税宣传不力,或工作疏漏,税法太繁杂等),我国的征管法没有单列漏税条款的法律责任。不过应限期补缴税款。

  3.骗税的法律责任:骗税是指采取弄虚作假和欺骗手段,将本来没有发生的应税行为虚构成发生了应税行为,将小额的应税行为伪造成大额的应税行为,从而从国库中骗取出口退税款的违法行为,因此,骗税是特指我国的骗取出口退税而言的。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补充规定》中明确规定:“企业事业单位采取对所生产或经营的商品假报出口等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处骗取税款五倍以下的罚金、并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4.抗税的法律责任: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是抗税。抗税是纳税人抗拒按税收法规制度的规定履行纳税义务的违法行为。

对抗税行为,《补充规定》中明确了以下法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拒缴税款五倍以下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拒缴税款五倍以下的罚金。”“以暴力方法抗税,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的,按照伤害罪、杀人罪从重处罚,并依照前款规定处以罚金。”

  5.欠税的法律责任:欠税是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而发生的拖久税款的行为。一般将欠税分为主观欠税和客观欠税两大类,若是主观原因造成的欠税,属于故意欠税,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有意多头开户,用现金进行货款结算,资金进行银行体外循环,并非真正没有钱,而是有钱不想按时缴、足额缴,甚至根本不想缴。但不论何种原因欠税,都属于违法行为。

  针对欠税的法律责任,我国《补充规定》中的处罚是:“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欠缴税款五倍以下的罚金;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欠缴税款五倍以下的罚金。”

  值得企业经营管理者注意的是,缓缴税款不是欠税,征管法第二十条规定:“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经县以上税务局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但最长不得超过三个月。”这就是说,纳税人如有特殊困难,只要在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内书面申请并获批准者,即可获得不长于三个月的延期纳税期限,并且“在批准的期限内,不加收滞纳金”,但关税须经海关批准后,在缓缴期内按月支付10%利息,不加收滞纳金。

  二、避税筹划的概念及其特征

  避税筹划和节税筹划不同。避税筹划与逃税筹划也不同,它是以非违法的手段来达到少缴税或不缴税的目的,因此避税筹划既不违法,也不合法,而是处在两者之间,笔者称之为“非违法”。

  由于避税筹划是以非违法的手段达到规避纳税义务的目的,因此在相当程度上它与逃税一样危及国家税法,直接后果是将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间接后果是税收制度有失公平和社会腐败,故避税需要通过反避税加以抑制。但避税与逃税有本质差别,逃税是非法的,它依靠非法的手段,达到少交税或不交税的目的,因此对逃税应加大打击和依法处罚力度,而对避税只能采取措施堵塞漏洞,如加强立法和征管等,一般不能依法制裁。

  究竟何为“非法”,何为“非违法”,何为“合法”,这完全取决于一国的国内法,没有超国界的法律的统一标准。因而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即在甲国为非法的事,在乙国也许是天经地义的合法行为。所以离开了各国的具体的法律,很难从一个超脱的国际观点来判断哪一项交易、哪一项业务、哪一种情况是非法的。换句话说,有时候很难在避税与逃税之间,甚至避税与节税之间划一条经渭分明的界线。在有些国家,任何使法律意图落空的做法都被认为是触犯了法律,在这样的国家中,逃税与避税之间的界线就更加模糊。

  有些读者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避税“非违法”,为何要反避税?其实避税的非违法性是从法律而言,就经济影响而言,非违法的避税与非法的逃税之间的区别就毫无意义了,因为两者同样减少了财政收入,同样歪曲了经济活动水平。因此,反避税的深层次理由源于经济而非法律。此外,提倡政府反避税还有一层好处在于:要求政府制定出更为严格的税法,高质量税法在纳税人“钻空子”的过程中产生。因此,提倡反避税至少有以下三点好处:(1)有利于保证税收收入增长;(2)有利于经济活动的“公平”和“公正”;(3)有利于高质量说法的产生。

如果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到 T+搜索>>上找一下答案

分享到:

微博关注

bj用友软件

相关阅读

最新信息

系统登录时出现“此账套的行业性质与科目设置中的科目分类不符请调整”

系统登录时出现“此账套的行业性质与科目设置中的科目分类不符请调整” 系统登录时出现“此账套的行业性质与科目设置中的科目分类不符请调整”

U8知识库
问题号:599
解决状态:最终解决方案
软件版本:其他
软件模块:系统管理
行业:其他
关键字:行业性质
适用产品:U821
问题名称:系统登录时出现“此账套的行业性质与科目设置中的科目分类不符请调整”
问题现象:系统登录时出现“此账套的行业性质与科目设置中的科目分类不符请调整”,重新安装过的,请问是何故?其他模块也不能用
问题原因:产生此问题的原因:UFSYSTEM库中的GL_CodeClass表中科目分类与UFdata库中的Code表中的科目分类不一致
解决方案:1.在UFSYSTEM库UA_Account表中此帐套的cTradeKind行业性质的值

普及版10.8.2补丁运行不了

普及版10.8.2补丁运行不了 普及版10.8.2补丁运行不了

重新下载补丁,然后再打补丁,看是否正常
不正常 补丁就是我刚刚下载的。

专家观点

解决方案

产品资讯

  • T1商贸宝日常操作之销售类及会员卡业务处理培训视频

    T1商贸宝日常操作之销售类及会员卡业务处理培训视频

    T1商贸宝日常操作之销售类及会员卡业务处理培训视频

    T1商贸宝日常操作之销售类及会员卡业务处理培训视频


  • T3普及版,核算管理模块 ,无法记账

    T3普及版,核算管理模块 ,无法记账

    T3普及版,核算管理模块 ,无法记账 T3普及版,核算管理模块 ,无法记账

    请备份下数据,然后使用存货总账重算工具重算下。工具下载地址:http://service.chanjet.com/too ... 85f59
    @服务社区_郝瑞然_:销售单怎么处理赠品?
    @loading____: 两种情况,1、直接做其他出库单,由其他出库单进行实现。2、新增存货 赠品, 在做销售发货单时选择商品和赠品,商品输入赠品数量和实际出库数量,正常单价金额等,赠品输入负数金额,负数金额刚好等于赠品实际销售金额,例如 A商品售价是10元 买十赠一 发货单填写时 A商品11个 单价10元 金额110 ,赠品 0个 单价-10 金额-10 进行实现。

关于我们 | 公司动态 | 获奖记录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用友产品中心 | 用友云基地
Copyright ©  www.kuaiji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天龙瑞德
京ICP备11046295号-1 技术支持 北京天龙瑞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海淀上地十街辉煌国际大厦3号楼6层 总机:010-59798025   售后:4009908488
北京天龙瑞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