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软件首页

审计抽样方法

2016-5-14 0:0:0 用友T1小编

审计抽样方法

审计抽样方法

  1.概念

  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结果特征的一种方法。

  2.审计人员拟实施的审计程序将对运用审计抽样产生重要影响。

  有些审计程序可以使用审计抽样,有些审计成则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1)风险评估程序不可以使用审计抽样。

  (2)控制程序仅限留下控制运行轨迹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审计抽样。

  (3)实质性程序在细节测试时可以用审计抽样,实质性分析是对总体进行分析,所以不可以用审计抽样。

  3.审计抽样的种类

  按照审计抽样决策的依据不同划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统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确定样本及样本量,进而随机选择样本,并根据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审计抽样方法。非统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运用专业经验和主观判断来确定样本规模和选取样本的一种审计抽样方法。非统计抽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简单易行,二是能充分利用审计人员的实践经验和判断能力。

  按照审计抽样目的不同划分为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属性抽样是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了确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变量抽样是指用来估计总体金额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属性抽样目的是检查内控有效性。变量抽样目的是查报表的错报。

  4.审计抽样的一般程序

  (1) 样本设计 样本设计是指审计人员围绕样本的性质、样本量、抽样组织方式、抽样工作质量要求所进行的计划工作。审计人员设计样本是,应当考虑以下基本因素:

  ①审计目标 审计人员在设计审计样本是,应当考虑审计将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并考虑将要取得的审计证据的性质、可能存在的误差的条件,以及该项审计证据的其他特征,以正确界定误差和审计对象总体,并确定采用何种审计程序。

  ②审计对象总体和抽样单元

  ③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审计人员在进行控制测试时,应关注以下抽样风险: 信赖不足风险和信赖过度风险。审计人员在进行细节测试时,应关注以下抽样风险:误拒风险和误受风险。非抽样风险是指审计人员采用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或方法,或因误解审计证据等而未能发现重大误差的可能性。信赖不足风险会影响效率,信赖过度风险会影响效果,误拒风险会影响效率,误受风险会影响效果。非抽样风险会影响效率和效果。

  ④样本规模

  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可接受抽样风险,可接受抽样风险程度越高,样本规模越小;可接受抽样风险程度越低,样本规模越大。

  (2) 可容忍误差,可容忍误差越大,样本规模越小;可容忍误差越小,样本规模越大。

  (3) 预计总体误差,预计总体误差越大,则样本规模越大;预计总体误差越小,则样本规模越小。

  (4)总体变异性,总体变异性越大,样本规模越大,总体变异性越小,则样本规模越小。

  (5)总体规模。

  5.抽样结果评价

  审计人员必须运用恰当的审计技术对所选取的样本进行审查,并按照下列步骤评价抽样结果。

  审计人员在分析样本误差是,一般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根据预先确定的构成误差的条件,确定某一有问题的项目是否为一项误差。

  (2)审计人员按照既定的审计程序,无法对样本取得审计证据时,应当实施替代审计程序以获取相应的审计证据。如果没有或无法实施替代审计程序,应将有关样本视为误差。

  (3)如果某些样本误差项目具有共同的特征如相同的经济业务类型、场所、时间,则应将这些具有相应的审计证据。

如果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到 T+搜索>>上找一下答案

分享到:

微博关注

bj用友软件

最新信息

易代帐为什么进不去啊

易代帐为什么进不去啊 易代帐为什么进不去啊[]

好像这会都进不去,我的也进不去了。
清理一下缓存,如果还是进不去的话加一下4009001588的qq给您看一下
有些东西对浏览器要求比较高,现在很多东西推荐谷歌浏览器,你下载个谷歌浏览器看看!!

#财税实务#销售商品时,收客户多少税点合适,假如我们进货没有票25000,卖出去36000不开票,开票的话开多少呢?

#财税实务#销售商品时,收客户多少税点合适,假如我们进货没有票25000,卖出去36000不开票,开票的话开多少呢? #财税实务#销售商品时,收客户多少税点合适,假如我们进货没有票25000,卖出去36000不开票,开票的话开多少呢?[]

这要看,你们交多少税,就收多少钱
看你的定价是含税还是不含税
@曹倩:我们36000是不开票的售价,不含税价。
@Sunnyday1475851323:那就加上17%或者3%的增值税

使用技巧

  • 经常出现账套年度演示期限已到期,怎么办?

    经常出现账套年度演示期限已到期,怎么办?

         最近经常有用户在使用用友财务管理软件的时候提示“演示期限已到期”,如下图。特别是T3用户,T+、T6和U8用户也会出现类似问题。越是报税期越出现的频繁,越是着急越是出问题,出现这种问题, 不能做账填制会计凭证了,也出不了财务报表,很多会计都非常的着急。该怎么办呢?别着急啦,本文会详细讲解决方案。全心全意为用户排忧解难是用友天龙瑞德公司的服务宗旨。

     image


  • 麻烦问下,T3升级T6,是不是要先安装6.1,用工具升级,再导出帐套,安装6.5,再升级到6.5?

    麻烦问下,T3升级T6,是不是要先安装6.1,用工具升级,再导出帐套,安装6.5,再升级到6.5?

    麻烦问下,T3升级T6,是不是要先安装6.1,用工具升级,再导出帐套,安装6.5,再升级到6.5? 麻烦问下,T3升级T6,是不是要先安装6.1,用工具升级,再导出帐套,安装6.5,再升级到6.5?[]

    [/强]
    您好!您理解的是对的,要在T6 6.1环境下使用T3升级T6的工具,升级完成后,恢复到6.1环境,备份出6.1的数据,安装6.5,再升级到6.5

知 识 库

  • 最新文章排行
  • 热门文章排行

培训教程

  • 还没开票的做到预收科目,那成本可以先做进去吗?

    还没开票的做到预收科目,那成本可以先做进去吗?

    还没开票的做到预收科目,那成本可以先做进去吗? 还没开票的做到预收科目,那成本可以先做进去吗?[]

    有收入才能结转成本的
    那成本挂哪个科目啊?
    其他应收款吗?
    @若只如初见520:要是销售的产品的话,产品本来做在库存里啊,要是人工施工的话,做在工程施工里,等有了收入在结转成本的
    成本与收入相对应,确认收入才能结转成本
    我们是人力资源公司,签了一份人事代理协议,代缴五险一金。之前收到他们的钱做了预收账款,还没给开票,现在给他们缴纳了五险一金,这些费用是入到成本吗?
    @若只如初见520:代付代缴应该走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
    @口袋的天空焕:那我做到其他应收款,等到开票了,有收入后,把预收的转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应收款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这样对吗
    @若只如初见520:代缴的五险一金你们也给开票么?
    @口袋的天空焕:开在一张发票上面,昨天还一直纠结这个问题,受累帮忙看看
    代缴的五险一金你们不是已经说到客户的款项了么,那个不应该作为你们的成本吧?
    @口袋的天空焕:我现在也纠结是做成本还是其他应收款冲了,税务局说这张发票的开票金额都要入营业额,那我支出的是不是成本
    @若只如初见520:。。。那要是代缴的五险一金都算是收入的话,那你们为客户缴纳五险一金的时候也走的是管理费用啊

  • 进入总账提示所选行业性质与科目不相符,去检查表提示数据库严重损坏,修复数据提示成功,再去检测又是严重错误

    进入总账提示所选行业性质与科目不相符,去检查表提示数据库严重损坏,修复数据提示成功,再去检测又是严重错误

    进入总账提示所选行业性质与科目不相符,去检查表提示数据库严重损坏,修复数据提示成功,再去检测又是严重错误 进入总账提示所选行业性质与科目不相符,去检查表提示数据库严重损坏,修复数据提示成功,再去检测又是严重错误[]

    反复执行修复工具,直到修复到没有错误为止。建议备份好之前数据,损坏严重的情况下,也有可能修复不好,无限报错。
    use ufdata_071_2015
    select * from code执行这语句时报上述错误
    @廖深根:构架损坏可能很难修复。尝试使用工具下载中的数据库修复工具,进行修复。
    然后还有个账套也是提示所选行业性质与科目不相符,经检查无误,但是进入账套还是提示不符
    @廖深根:根据您的描述,一致性错误导致的行业性质与科目不相符,您先修复成功,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修复数据库?
    @廖深根:请参考之前给您的回复。尝试使用工具下载中的数据库修复工具,进行修复。但是结构错误很难修复,工具只能修正一些简单错误。不保证工具一定管用。如果持续报错,建议您寻求专业的数据修复公司尝试修复。
    @服务社区窦佳:工具使用前,请注意备份账套。

关于我们 | 公司动态 | 获奖记录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用友产品中心 | 用友云基地
Copyright ©  www.kuaiji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天龙瑞德
京ICP备11046295号-1 技术支持 北京天龙瑞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海淀上地十街辉煌国际大厦3号楼6层 总机:010-59798025   售后:4009908488
北京天龙瑞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