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软件首页

出口商品纳税筹划方法——出口商品纳税筹划新思路

2017-3-15 0:0:0 用友T1小编

出口商品纳税筹划方法——出口商品纳税筹划新思路

出口商品纳税筹划方法——出口商品纳税筹划新思路

出口企业如何进行出口货物退(免)税税收筹划并能达到预期目标,是税收筹划的难点和关键。根据多年的出口货物退(免)税工作实践,现将出口货物退(免)税税收筹划的方法和思路作如下介绍:

  一、调整出口货物的经营品种

  (一)提高退税率较高的货物的经营比重

  作为外贸出口企业,收购征税率相同但退税率不同的货物出口,退税率高的货物比退税率低的货物盈利大。

  所以应提高退税率较高的货物出口比重。这个道理很浅显,但作为一个有固定客户、有固定业务熟知某一行业的外贸出口企业,随意改变货物的经营品种并非是一件易事。因此,这种方法受到了一定限制。

  (二)提高属消费税征税范围内的货物的经营比重

  一般来说,作为外贸出口企业,提高属消费税征税范围的货物出口比重,其收益比非消费税征收范围内的货物要大得多。收购属消费税范围内的货物出口,不仅能得到增值税退税,而且能获得消费税退税,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出口成本。当然如前所述,并非每一个外贸出口企业都可随意提高这一比重。这种方法也受到一定限制。

  二、改变经营方式

  (一)改变货物经营收购方式

  一般地,外贸出口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用于出口比从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用于出口的盈利高。这是因为,在当前出口货物的退税率小于征税率的情况下,从小规模纳税人进货,征税率为6%(农产品、煤炭除外),退税率也为6%,不会因征退税率不同而产生的增值税差额大于出口成本;而从一般纳税人进货,货物退税率低于征税率,其产生的增值税差额要计入出口成本中,两者相比,前者进货方式下出口成本较低、盈利高。

  (二)改变贸易方式

  出口企业发生了国外料件加工复出口货物业务,可采取三种贸易方式:一是国外料件正常报关进口,缴纳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或增值税及关税,加工复出口后再申请退还增值税或消费税;二是进料加工方式,加工货物复出口后,可申请办理加工及生产环节已缴纳增值税的出口退税;三是来料加工方式,免征加工费的增值税,对其耗用的国产辅料也不办理出口退税。毫无疑问,从税收筹划上讲,第一种方式应舍弃。至于第二种、第三种方式,个体选择何种方式最为合适,还必须进一步作以下分析:

  1.作为外贸出口企业,在加工复出口货物耗用的国产料件少的情况下,应选择来料加工,虽可办理增值税退税,因退税率低于征税率,其增值税差额要计入出口货物成本,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来料加工方式业务成本较大;反之当料件加工使用的国产料件较多时,因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可办理出口退税,虽然仍存在因退税率低于征税率而增加了出口货物成本,但与来料贸易方式下相比,当耗用的国产料件数额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前者业务成本会等于甚至小于后者的业务成本。因为,在来料加工方式下,耗用的国产料件超多,因其不能办理退税,会存在出口成本随着国产料件数量的增加而增大的现象。

  另外,作为外贸出口企业,在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又可因料件进口后是委托加工还是作价加工两种情况的不同,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一般地,在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选择委托加工比作价加工好。

  [案例]深圳强英公司是外贸企业,2001年2月开展进料加工业务,免税进口料件已经海关和税务机关监管,如果海关核定的进口料件免税组成计税价为200万元,外贸企业以委托加工方式委托其他企业加工,加工费为100万元,货物出口后可办理出口退税则为9万元(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9%);如果该企业将免税进口的料件作价销售给其加工企业加工,然后再购回成品出口,假设该外贸企业以200万元作价销售给生产企业加工,以300万元(货物增值仍为200万元)购回出口,则可办理出口退税-7万元(300×9%-200×17=-7万元),即不但不退税还应补交7万元的增值税。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退税率低于征税率。

  2.作为生产企业,若开展国外料件加工复出口业务,如上分析,在出口货物耗用的国产料件少的情况下,应选择来料加工方式;反之,则应选择进料加工贸易方式。

  另外,在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实行免抵退税收管理办法比实行先征后退管理办法,其加工业务成本要低得多。实际上,按公式计算,现两种管理办法下出口货物的增值税负是相同的,但是,因先征后退管理办法出口货物退税的程序是先对其征税,然后再退税,无疑会占用生产企业流动资金,增加资金成本;而免抵退管理办法下,不仅不存在这个问题,而且因出口货物应退税额抵减了当期内销货物的应纳增值税税额而减少了企业增值税资金的占压,进而大大降低了资金成本。

  上面分析了不同贸易方式或者不同计税方法对企业成本的影响。从统筹兼顾原则考虑,出口企业是采用来料加工方式还是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还有一个货物所有权和货物定价权问题。来料加工方式下,料件的所有权和成品的所有权属外商所有,承接来料加工的企业只收取加工费即通常所称的“工缴费”,出口企业也没有成品的定价权利;但进料加工下,料件和加工成品的所有权及定价都属于承接进料加工的出口企业,因此,也可通过提高货物售价来增大出口盈利,这也是企业贸易筹划的一个方面。

  因此,在对出口货物进行税收筹划时,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

  (三)改变货物出口方式

  现行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规定,没有出口经营权生产企业委托(只能委托)出口自产货物,可办理增值税出口退税,实行免抵退或后退管理办法;但属消费税征税出口退税,实行免抵退或先征后退管理办法。属消费税征税范围内的货物免征消费税。有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既可自营出口货物也可委托出口货物,两种方式下,都可办理也都由自己办理出口货物的增值税退税(不能退税除外);同时,也可采取卖断货物方式或将货物再调拨销售给其他外贸企业出口的方式,货物出口也可办理出口退税。

  1.作为外贸企业,采购的货物是自己出口还是委托他人出口抑或是再调拨销售给他人出口,需作如下进一步分析:

  当出口货物受出口配额或出口许可证限制时,外贸企业可将收购的货物委托他人出口或再调拨给其他外贸企业出口,前者仍由自己办理退税,后者由接受调拨货物的外贸企业办理退税;而且在这两种方式下,双方都可自己结汇且谁办理结汇都不影响退税。当外贸出口企业所在地出口退税标不足或某些人为原因影响正常出口退税时,外贸出口企业可将收购的货物以调拨的方式销售给其他外贸企业,由另一个外贸企业出口和办理出口退税。

  2.作为生产企业,是自营出口还是委托出口自产货物,或将自产货物销售给外贸企业出口,需视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以个例分析,仅从某个角度出发,并没有考虑成本、费用等问题,因此在作税收筹划时,同样要符合统筹兼顾原则,根据具体情况并经过仔细计算后可选择。

  三、改变退税管理方法

  作为生产企业,其出口的自产货物,除规定执行免抵退税收管理办法的外,还有一种先征收后退管理办法,在1999年以前,还有一种出口免税管理办法。一般情况下,作为生产企业生产和出口货物,在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从税收筹划角度分析,应首选免税管理办法;这对“两头在外”(耗用的免税进口料件多、货物出口的比例大)企业尤为重要。这主要是由退税率低于行政区税率造成的。在退税率接近或等于征税率情况下,生产企业应首选免抵退税收管理办法,其次为先征后退管理办法,最后才是免税管理办法。

  四、调整内外销比例和货物国产化率

  生产企业是采取免抵退管理办法还是先征后退管理办法,其货物的增值税税负是相同在其中一种管理办法下,改变货物的内外销比例兼之在进料加工贸易方式下改变料件的进口和国产比例(即出口货物国产化率),对生产企业当期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为负数时即为退税额)和计入成本中的增值额都将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生产企业可根据材料采购、生产、货物销售(出口和内销)等具体情况,合理调整内外销比例和货物的国产化率,将有助于生产企业减轻增值税负或节省出口货物成本。

  五、突破自产货物的限制

  现行政策规定,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出口的自产货物才能办理出口退税;生产企业销售给外贸出口企业有利于出口的货物,只有是自产货物才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办理出口退税(外贸企业之间的调拨货物除外)。事实上,作为生产企业,可能会受经营规模、资金等限制,自产能力有限或自产的货物数量达不到货物交易数量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生产企业除自己生产的货物外,还可采用自购料件然后委托其他生产企业加工收回成品的办法,满足交易对货物数量的要求。因为,现行政策规定,生产企业外购材料委托他人加工又收回的货物视同自产货物。这样,就避开了出口退税必须是自产货物的限制。

  六、避开出口货物退(免)税“税收陷阱”。

  出口企业应了解税收政策尤其是出口货物退(免)税政策,尽力避开因对政策的误解、不了解而产生的“税收陷阱”。对出口企业来说,下列几个方面容易形成“税收陷阱”:

  (一)因对政策不了解出口了国家规定不予退(免)税的货物(了解此方面的政策并愿意出口的除外)。此后果一是不能办理出口退(免)税;二是可能就出口销售缴纳税款。

  (二)对阶段性退(免)税货物的税收政策不了解或了解不详,出口后不能办理退(免)税或因不了解政策对办理出口退(免)税的货物失去了出口机会。

  (三)出口国家规定不予退税的货物,按照出口货物销售收入征收增值税。因此,出口企业若对此政策了解不详,将出口国家规定不予退税的货物误解为该货物出口后可享受免税待遇,而被税收机关补征了增值税或罚款和滞纳金。

  (四)生产企业出口货物销售实现后,其出口的货物未按规定的期限提供法定的退(免)税凭证的,应就其出口收入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因出口企业对此规定不了解或误解,除不按规定的期限申报退(免)税外,还可能因提供的退(免)税凭证,结果被补征了税款或罚款、滞纳金。

  (五)应享受免税的业务不按规定及时申报办理有关免税手续而丧失了免税待遇。这一情况经常发生。结果是除了不能享受免税待遇外,还可能被补交税款或罚款、滞纳金。

  (六)从事来料加工复出口业务的出口企业和出口国家计划内卷烟的出口企业,在货物报关离境后,不按规定进行核销而因此被补征了税款或罚款、滞纳金。

  (七)因嫌办理出口退税麻烦等多种原因,出口货物不要或不办理出口退税,因此,采购货物时,不向供货方索取合法的进货凭证而被补征了税款或罚款、滞纳金。

  (八)对属于原高税率货物,非指定出口企业不能办理出口货物的出口退税,外贸出口企业应对此规定有所了解,避免踏足此“税收陷阱”。

  (九)生产企业达到一般纳税人标难后,不积极申请认定一般纳税人资格,因出口的货物销售额达到了一般纳税人标难,应就出口货物按免、抵、退或先征后退管理办法实行出口货物退(免)税,但自认为是小规模纳税人应享受出口免税而被补征了税款或罚款、滞纳金。

  七、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毫无疑问,增大损失会降低企业盈利。但在实际经营中,除一些费用不得不支付外,出口企业应力争避免以下情况可能带来的涉税损失:

  (一)不按规定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登记或每年一次的退税登记验证(年审)。后果一是被罚款;二是在办理登记或验证之间出口的货物不能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

  (二)不按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出口货物的免税或退税手续。后果是不能享受免税或退税,甚至可能被补征税款或罚款、滞纳金。

  (三)不按规定进行免税核销、退(免)税清算和检查等而被补征了税款或罚款、滞纳金。

  (四)不按规定开设、使用、保管账簿和记账凭证而被罚款。

  (五)受出口许可证或出口配额的限制,购进的货物不能出口而遭受损失。在此情况下,出口企业可将购进的货物以委托出口方式或将其再销售给其他不受限制的出口企业出口,出口后仍可办理出口退税。

  (六)生产企业或外贸企业应力争降低出口经营中的涉税风险所带来的损失,需从增值税看,供贷方销售货物,价款应由两部分构成:货款及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载明的增值税额。在交易中,作为供货方,应避免因

如果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到 T+搜索>>上找一下答案

分享到:

微博关注

bj用友软件

最新信息

用友T3-用友通在固定资产中计提本月折旧操作中断

用友T3-用友通在固定资产中计提本月折旧操作中断 用友T3-用友通在固定资产中计提本月折旧操作中断

在固定资产中计提本月折旧操作中断,提示错误信息:BOF或EOF中有一个为“真”,或当前记录已被删除,所需的操作需要一个当前记录。在固定资产卡片表fa_cards中字段stypenum表示资产类别编码,sytypenum的值应该与资产类别表fa _assettypes中的snum字段相对应。但该账套中有些卡片该字段的值在fa _assettypes资产类别表中不存在,所以导致计提折旧时中断。将有问题的卡片stypenum(资产类别编码)改为正确的资产类别编码后再计提折旧。如有其它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咨询。用友云基地

应付款与总帐对帐不平

应付款与总帐对帐不平 应付款与总帐对帐不平

U8知识库
问题号:9127
解决状态:临时解决方案
软件版本:8.60sp
软件模块:应付
行业:通用
关键字:日常操作
适用产品:U860SP—-应付款管理
问题名称:应付款与总帐对帐不平
问题现象:应付款管理〉帐表管理〉业务帐表〉与总帐对帐,供应商hzzmhd,qdghhy应付票据总帐有400000的贷方发生额,应付系统没有,但实际上应付明细帐可以查询到相应的单据和凭证,为何在对帐时,应付系统不显示?
问题原因:经检查,发现付款单在生成凭证的时候少生成了一条记录。因此导致与总帐对不平。
解决方案:执行下列语句,即可解决供应商hzzmhd,qdghhy对帐不平的现象。 另,该语句只能执行一遍,并请在执行之前做好数据备份。 INSERT INTO [UFDATA_005_2005].[dbo].[Ap_Detail]([iPeriod], [cVouchType], [cVouchSType], [cVouchID], [dVouchDate], [dRegDate], [cDwCode], [cDeptCode], [cPerson], [cInvCode], [iBVid], [cCode], [cItem_Class], [cItemCode], [csign], [isignseq], [ino_id], [cDigest], [iPrice], [cexch_name], [iExchRate], [iDAmount], [iCAmount], [iDAmount_f], [iCAmount_f], [iDAmount_s], [iCAmount_s], [cOrderNo], [cSSCode], [cPayCode], [cProcStyle], [cCancelNo], [cPZid], [bPrePay], [iFlag], [cCoVouchType], [cCoVouchID], [cFlag], [cDefine1], [cDefine2], [cDefine3], [cDefine4], [cDefine5], [cDefine6], [cDefine7], [cDefine8], [cDefine9], [cDefine10], [iClosesID], [iCoClosesID], [cDefine11], [cDefine12], [cDefine13], [cDefine14], [cDefine15], [cDefine16], [cGLSign], [iGLno_id], [dPZDate], [cItemName], [cContractType], [cContractID], [BalancesGuid], [dHideDate]) select 4,’49’,’49’,’2005042700188′,’2005-04-27′,’2005-04-27′,’HZZMHD’,NULL,NULL,NULL,0,’2111′,NULL,NULL,NULL,4,2,’付款单’,0.0,’人民币’,1.0,.0000,400000.0000,.0000,400000.0000,0.0,0.0,NULL,null,NULL,’49’,’AP492005042700188′,’AP0000000000200′,0,3,’49’,’2005042700188′,’AP’,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0,0,NULL,NULL,NULL,NULL,NULL,NULL,’转’,15,’2005-04-28′,NULL,NULL,NULL,NULL,NULL INSERT INTO [UFDATA_005_2005].[dbo].[Ap_Detail]([iPeriod], [cVouchType], [cVouchSType], [cVouchID], [dVouchDate], [dRegDate], [cDwCode], [cDeptCode], [cPerson], [cInvCode], [iBVid], [cCode], [cItem_Class], [cItemCode], [csign], [isignseq], [ino_id], [cDigest], [iPrice], [cexch_name], [iExchRate], [iDAmount], [iCAmount], [iDAmount_f], [iCAmount_f], [iDAmount_s], [iCAmount_s], [cOrderNo], [cSSCode], [cPayCode], [cProcStyle], [cCancelNo], [cPZid], [bPrePay], [iFlag], [cCoVouchType], [cCoVouchID], [cFlag], [cDefine1], [cDefine2], [cDefine3], [cDefine4], [cDefine5], [cDefine6], [cDefine7], [cDefine8], [cDefine9], [cDefine10], [iClosesID], [iCoClosesID], [cDefine11], [cDefine12], [cDefine13], [cDefine14], [cDefine15], [cDefine16], [cGLSign], [iGLno_id], [dPZDate], [cItemName], [cContractType], [cContractID], [BalancesGuid], [dHideDate]) select 4,’49’,’49’,’2005041500128′,’2005-04-15′ ,’2005-04-15′ ,’QDGFHY’,’01’,’YWZJH’,NULL,0,’2111′,NULL,NULL,NULL,4,2,’付248号凭证 支付货款’,0.0,’人民币’,1.0,.0000,200000.0000,.0000,200000.0000,0.0,0.0,NULL,null,NULL,’49’,’AP492005041500128′,’AP0000000000159′,0,3,’49’,’2005041500128′,’AP’,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0,0,NULL,NULL,NULL,NULL,NULL,NULL,’转’,11,’2005-04-28′,NULL,NULL,NULL,NULL,NULL INSERT INTO [UFDATA_005_2005].[dbo].[Ap_Detail]([iPeriod], [cVouchType], [cVouchSType], [cVouchID], [dVouchDate], [dRegDate], [cDwCode], [cDeptCode], [cPerson], [cInvCode], [iBVid], [cCode], [cItem_Class], [cItemCode], [csign], [isignseq], [ino_id], [cDigest], [iPrice], [cexch_name], [iExchRate], [iDAmount], [iCAmount], [iDAmount_f], [iCAmount_f], [iDAmount_s], [iCAmount_s], [cOrderNo], [cSSCode], [cPayCode], [cProcStyle], [cCancelNo], [cPZid], [bPrePay], [iFlag], [cCoVouchType], [cCoVouchID], [cFlag], [cDefine1], [cDefine2], [cDefine3], [cDefine4], [cDefine5], [cDefine6], [cDefine7], [cDefine8], [cDefine9], [cDefine10], [iClosesID], [iCoClosesID], [cDefine11], [cDefine12], [cDefine13], [cDefine14], [cDefine15], [cDefine16], [cGLSign], [iGLno_id], [dPZDate], [cItemName], [cContractType], [cContractID], [BalancesGuid], [dHideDate]) select 4,’49’,’49’,’2005042800189′,’2005-04-28′,’2005-04-28 ‘,’QDGFHY’,NULL,NULL,NULL,0,’2111′,NULL,NULL,NULL,4,2,’付款单’,0.0,’人民币’,1.0,.0000,200000.0000,.0000,200000.0000,0.0,0.0,NULL,null,NULL,’49’,’AP492005042800189′,’AP0000000000201′,0,3,’49’,’2005042800189′,’AP’,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0,0,NULL,NULL,NULL,NULL,NULL,NULL,’转’,16,’2005-04-28′,NULL,NULL,NULL,NULL,NULL
补丁编号:
录入日期:2016-03-16 15:23:45
最后更新时间:

使用技巧

  • 经常出现账套年度演示期限已到期,怎么办?

    经常出现账套年度演示期限已到期,怎么办?

         最近经常有用户在使用用友财务管理软件的时候提示“演示期限已到期”,如下图。特别是T3用户,T+、T6和U8用户也会出现类似问题。越是报税期越出现的频繁,越是着急越是出问题,出现这种问题, 不能做账填制会计凭证了,也出不了财务报表,很多会计都非常的着急。该怎么办呢?别着急啦,本文会详细讲解决方案。全心全意为用户排忧解难是用友天龙瑞德公司的服务宗旨。

     image


  • 麻烦问下,T3升级T6,是不是要先安装6.1,用工具升级,再导出帐套,安装6.5,再升级到6.5?

    麻烦问下,T3升级T6,是不是要先安装6.1,用工具升级,再导出帐套,安装6.5,再升级到6.5?

    麻烦问下,T3升级T6,是不是要先安装6.1,用工具升级,再导出帐套,安装6.5,再升级到6.5? 麻烦问下,T3升级T6,是不是要先安装6.1,用工具升级,再导出帐套,安装6.5,再升级到6.5?[]

    [/强]
    您好!您理解的是对的,要在T6 6.1环境下使用T3升级T6的工具,升级完成后,恢复到6.1环境,备份出6.1的数据,安装6.5,再升级到6.5

知 识 库

  • 这两个单据上的成本价怎么不一样 一张是销货单 一张是销售出库单 是同一批货物 销售出库单上单成本价是正确的 销货单上单不对

    这两个单据上的成本价怎么不一样 一张是销货单 一张是销售出库单 是同一批货物 销售出库单上单成本价是正确的 销货单上单不对

    这两个单据上的成本价怎么不一样 一张是销货单 一张是销售出库单 是同一批货物 销售出库单上单成本价是正确的 销货单上单不对 这两个单据上的成本价怎么不一样 一张是销货单 一张是销售出库单 是同一批货物 销售出库单上单成本价是正确的 销货单上单不对

    我怎么看到的都是一样的是583.03叻。
    [/尴尬]
    根据图2上显示的来源单据号和图1的单据编号核对,出库单不是由这张销货单生成的

  • 这个应该怎么办,最好有操作流程

    这个应该怎么办,最好有操作流程

    这个应该怎么办,最好有操作流程 这个应该怎么办,最好有操作流程

    在服务社区-更多,工具下载中下载:数据库Sa口令清除及T3注册组件工具:
    http://service.chanjet.com/main/supportgongju清除sa密码,然后再登录,不行的话,请参考服务社区-知识库中的文档进行处理:
    http://service.chanjet.com/zhi ... b45b0

  • 最新文章排行
  • 热门文章排行

培训教程

  • 还没开票的做到预收科目,那成本可以先做进去吗?

    还没开票的做到预收科目,那成本可以先做进去吗?

    还没开票的做到预收科目,那成本可以先做进去吗? 还没开票的做到预收科目,那成本可以先做进去吗?[]

    有收入才能结转成本的
    那成本挂哪个科目啊?
    其他应收款吗?
    @若只如初见520:要是销售的产品的话,产品本来做在库存里啊,要是人工施工的话,做在工程施工里,等有了收入在结转成本的
    成本与收入相对应,确认收入才能结转成本
    我们是人力资源公司,签了一份人事代理协议,代缴五险一金。之前收到他们的钱做了预收账款,还没给开票,现在给他们缴纳了五险一金,这些费用是入到成本吗?
    @若只如初见520:代付代缴应该走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
    @口袋的天空焕:那我做到其他应收款,等到开票了,有收入后,把预收的转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应收款转入主营业务成本,,这样对吗
    @若只如初见520:代缴的五险一金你们也给开票么?
    @口袋的天空焕:开在一张发票上面,昨天还一直纠结这个问题,受累帮忙看看
    代缴的五险一金你们不是已经说到客户的款项了么,那个不应该作为你们的成本吧?
    @口袋的天空焕:我现在也纠结是做成本还是其他应收款冲了,税务局说这张发票的开票金额都要入营业额,那我支出的是不是成本
    @若只如初见520:。。。那要是代缴的五险一金都算是收入的话,那你们为客户缴纳五险一金的时候也走的是管理费用啊

  • 进入总账提示所选行业性质与科目不相符,去检查表提示数据库严重损坏,修复数据提示成功,再去检测又是严重错误

    进入总账提示所选行业性质与科目不相符,去检查表提示数据库严重损坏,修复数据提示成功,再去检测又是严重错误

    进入总账提示所选行业性质与科目不相符,去检查表提示数据库严重损坏,修复数据提示成功,再去检测又是严重错误 进入总账提示所选行业性质与科目不相符,去检查表提示数据库严重损坏,修复数据提示成功,再去检测又是严重错误[]

    反复执行修复工具,直到修复到没有错误为止。建议备份好之前数据,损坏严重的情况下,也有可能修复不好,无限报错。
    use ufdata_071_2015
    select * from code执行这语句时报上述错误
    @廖深根:构架损坏可能很难修复。尝试使用工具下载中的数据库修复工具,进行修复。
    然后还有个账套也是提示所选行业性质与科目不相符,经检查无误,但是进入账套还是提示不符
    @廖深根:根据您的描述,一致性错误导致的行业性质与科目不相符,您先修复成功,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修复数据库?
    @廖深根:请参考之前给您的回复。尝试使用工具下载中的数据库修复工具,进行修复。但是结构错误很难修复,工具只能修正一些简单错误。不保证工具一定管用。如果持续报错,建议您寻求专业的数据修复公司尝试修复。
    @服务社区窦佳:工具使用前,请注意备份账套。

关于我们 | 公司动态 | 获奖记录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用友产品中心 | 用友云基地
Copyright ©  www.kuaiji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天龙瑞德
京ICP备11046295号-1 技术支持 北京天龙瑞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海淀上地十街辉煌国际大厦3号楼6层 总机:010-59798025   售后:4009908488
北京天龙瑞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