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软件首页

递延收益

2016-6-18 0:0:0 用友NC小编

递延收益

递延收益

  解说:

  ⑴本科目核算企业根据政府补助准则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的政府补助金额。企业在当期损益中确认的政府补助,在“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

  政府补助有以下三个特征:

  ①政府补助是无偿的
  ②政府补助通常附有条件
  ③政府补助不包括政府资本性投入。

  ⑵本科目应当按照政府补助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⑶递延收益的主要账务处理

  ①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企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
  在相关的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分配递延收益时,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②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按应收或收到的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在以后期间确认相关费用时,按应予以补偿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用于补偿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借记本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有些情况下,企业可能不容易分清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用于补偿已发生费用,还是用于补偿以后将发生的费用。根据重要性原则,企业通常可以将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对于金额较大的补助,可以分期计入营业外收入。

  ③返还政府补助时,按应返还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营业外收入”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等科目。

  ⑷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

  案例:

  [例1]2002年1月1日,政府拨付A企业1000万元拨款(同日到账),要求用于购买大型科研设备1台;并规定若有结余,留归企业自行支配。2002年2月1日,A企业购入大型设备(假设不需安装),实际成本为960万元,使用寿命为10年。2009年2月1日,A企业出售了这台设备。A企业的处理如下:

  (1)2002年1月1日实际收到财政拨款,确认政府补助:

  借:银行存款 10 000 000
   贷:递延收益 10 000 000

  (2)2002年2月1日购入设备:

  借:固定资产 9 600 000
   贷:银行存款 9 600 000

  (3)在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间,每个月计提折旧和分配递延收益:

  借:研发支出 80 000
   贷:累计折旧 80 000

  借:递延收益 83333(10 000 000÷10÷12)
   贷:营业外收入 83333

  (4)2009年2月1日出售该设备:

  借:固定资产清理  2880000
    累计折旧 6720000

   贷:固定资产 9600 000

  借:递延收益 3 000 000
   贷:营业外收入 3 000 000

  [例2]2007年1月1日,甲企业为建造一项环保工程向银行贷款500万元,期限2年,年利率6%.当年12月31日,甲企业向当地政府提出财政贴息申请。经审核,当地政府批准按照实际贷款额500万元给与甲企业年利率3%的财政贴息,共计30万元,分两次支付。2008年1月15日,第一笔财政贴息资金12万元到账。2008年7月1日,工程完工,第二笔财政贴息资金18万元到账,该工程预计使用寿命10年。甲企业的会计处理如下:

  (1)2008年1月15日实际收到财政贴息,确认政府补助:

  借:银行存款 120 000
   贷:递延收益 120 000

  (2)2008年7月1日实际收到财政贴息,确认政府补助:

  借:银行存款 180 000
   贷:递延收益 180 000

  (3)2008年7月1日工程完工,开始分配递延收益,自2008年7月1日起,每个资产负债表日:

  借:递延收益 2 500
   贷:营业外收入 2 500

如果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到 T+搜索>>上找一下

分享到:

微博关注

bj用友软件

最新信息

独立审计准则有效性亟待提高

独立审计准则有效性亟待提高 独立审计准则有效性亟待提高

  通过对中外审计准则涵盖范围的比较以及国内会计报表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中外审计准则之间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差异

  ●我国信息披露质量有待提高

  ●市场环境等是影响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

  ●明确组织形式等是提高审计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独立审计效果研究

  1、A、B股利润差异分析

  我们随机选取了部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B股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取了20家公司1999年的年报,以及28家公司2000年的年报。通过对中国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的利润调节表的调整项目的整理,我们发现1999年和2000年的利润调整共涉及20个项目。其中两年共有的是坏帐准备、存货减值准备等15项。1999年特有的项目是捐赠收益和增值税调整。2000年特有的项目是债务重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减值准备、递延收入摊销。

房企终止缴纳土地使用税最佳计算方式 _0

房企终止缴纳土地使用税最佳计算方式 _0房企终止缴纳土地使用税最佳计算方式 房企终止缴纳土地使用税最佳计算方式   按照现行规定,房企用以建造商品房的土地,在房产开发期间应依法缴纳土地使用税,且除经批准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的用地外,对各类房地产开发用地一律不得减免土地使用税。房企开始是直接取得开发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并从次月起开始缴纳土地使用税,但在商品房建成并销售后,对应的土地使用权并非直接发生转让,而是随着地面建筑物即商品房的销售相应转让给购房者。其土地使用税义务终止的时间和减少的税额该如何把握和计算呢?   一、终止纳税义务的时间应符合法定条件   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第三条规定:“土地使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依照规定税额计算征收。”据此,房企缴纳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是其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同时也表明,当房企不再占用某块土地时,该块土地相应的纳税义务即终止,不再缴纳土地使用税。其商品房对应的土地是否已经不再由房企实际占用,应结合下两个文件的规定来界定。   《部、国家总局关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2号,以下称“152号文件”)第三条“关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截止时间的问题”规定:纳税人因房产、土地的实物或权利状态发生变化而依法终止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的,其应纳税款的计算应截止到房产、土地的实物或权利状态发生变化的当月末。《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国税发〔2003〕89号,以下称“89号文件”)第二条第(二)项明确:购置新建商品房,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次月起计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本着转让方纳税义务截止日应与受让方纳税义务起始日相衔接的原理,房企销售商品房,应以房产、土地的实物或权利状态已发生转移或变化,作为终止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的条件,在中,可以房屋交付购房者或购房者办理房屋产权登记的时间“孰先”原则来确定,停止计算税款的时间为“次月”。购置新建商品房的购房者从此时开始成为纳税人(个人非生产经营用房占地免征的除外),房企则从此时开始终止纳税义务。   在此以前,无论是已签订商品房销售合同,还是已收售房款、已开具发票,或者虽已达到合同约定交房时间但未实际交房等,只要房屋未发生实质性转移或土地使用权属未发生法定变化,房企就仍是该商品房用地的实际占用者即纳税义务人。如此才能保持该块土地在纳税时间上的连续性,使得同一块土地的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义务得以实现无缝转移。反之,如果以其他时点作为房企的纳税义务终止时间,均会造成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的中断。   商品房交付的标志,一般应是能够证明房地产开发企业已履行房屋交付义务的法律文件:已送达的通知购房者验收交接的书面文书;购房者签署的商品房验收确认书;购房者签署收取商品房钥匙以及《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的登记等。房屋产权登记,是指房屋所有权、附属土地使用权已登记、变更到购房者名下。   二、计算税款方式应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房企因完成商品房的销售而终止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应缴税款随着已售房屋的交付而递减,这看似已很明确,但实务中让征纳双方感到困惑和难以把握的,是如何具体计算减少的税款,不同的计算方式将得出不同的结果,影响到纳税人的利益。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更能清楚、直观的看出问题所在:   某公司2010年取得6万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年税额每平方米20元,年应缴土地使用税120万元(6万平方米×20元)。已建商品房可售面积30万平方米,2012年10月份将首批已销售的9万平方米房屋交付购房者并办妥相关手续,已售房屋折算用地面积为1.8万平方米(9万平方米÷30万平方米×6万平方米)。2012年土地使用税计算:   甲方式:本地区规定的纳税期限为每年的4月和10月,分别以3月31日和9月30日的累计售房面积为半年度终止纳税义务截止时间,其10月份交房对应的用地在当年不能减少税款,只能在次年上半年再计算减少的税款。2012年应缴土地使用税:6万×20元=120万元。   乙方式:本地区土地使用税以季度为纳税期,分别在3月、6月、9月、12月份的15日前申报当季的税款,10月交房对应的用地在四季度终止纳税义务,按季计算减少的税款:1.8万平方米×20元÷4=9万元;2012年应缴土地使用税111万元(120万元-9万元)。   丙方式:与乙地相同也是以季为纳税期,但税款分月计算、按季缴纳,10月交房对应的用地在当月终止纳税义务,从11月份起不再缴纳税款,按月计算减少的税款为:1.8万平方米×20元÷12×2=6万元;2012年应缴土地使用税114万元(120万元-6万元)。   企业在每次计提税金时作如下处理:   借:管理费用  (当期计算的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土地使用税 (当期计算的税额)月末将含有土地使用税的管理费用结转至本年利润科目:   借:本年利润  (当期计算的税额)   贷:管理费用  (当期计算的税额)   相同的情形,却因计算方式不同而计算出以上三种应缴税款,而缴纳税款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企业本年利润的增减,究竟以何种方式计算最佳呢?   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第九条规定:征用的非耕地,自批准征用次月起缴纳土地使用税;“152号文件”规定,依法终止纳税义务的,其应纳税款的计算应截止到当月末;“89号文件”规定,购置新建商品房,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次月起计征土地使用税。在这些法条中,均以“月”作为纳税义务的终止或起始“期”。   由此可见,甲方式显然加重了纳税人的税负,也不符合税定;乙方式虽然缴纳的税款最少,但在交房当月就不再纳税,违反了税款计算“截止到当月末”的规定;而丙方式,对已售房屋对应的用地从次月起依法终止纳税义务,分月计算减少的税款,按季汇总申报缴纳,既符合税法规定,又减轻了纳税人的税负,且避免每月申报缴税的繁琐,最大限度的维护了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问题解答

解决方案

  • 水电费是代收代缴的,但是有些单位必须要求我们开发票,这个怎么跟他解释,而且坚持开了发票,怎么能抵扣这一部分税额?小规模纳税人。

    水电费是代收代缴的,但是有些单位必须要求我们开发票,这个怎么跟他解释,而且坚持开了发票,怎么能抵扣这一部分税额?小规模纳税人。

    问题被淹没了,再问一次,我们水电费是代收代缴的,但是有些单位必须要求我们开发票,这个怎么跟他解释,而且坚持开了发票,怎么能抵扣这一部分税额?小规模纳税人。 问题被淹没了,再问一次,我们水电费是代收代缴的,但是有些单位必须要求我们开发票,这个怎么跟他解释,而且坚持开了发票,怎么能抵扣这一部分税额?小规模纳税人。[]

    我不晓得[/龇牙]
    提供你们缴纳水电的大发票复印件,以及你们出具的分割单,加盖公章即可。对方可凭此入账。
    @梦里花落1449278095:感谢感谢。[/龇牙]

  • 用友NC软件凭证打印设置方法

    用友NC软件凭证打印设置方法

    用友NC软件凭证打印设置方法用友NC软件凭证打印设置及NC打印模版的设置

    很多大集团客户都是用的用友的NC软件,相对于U8 T等,更方便集团的统一管理。

    那么在用友NC软件中,怎样进行软件的凭证打印设置,以及怎么设置NC打印的模版呢?

    首先,确定你的软件套打纸型。一般都是取决于打印机的类型。我们就此以激光打印机 ,(如果是针式打印机,需要设定相应的模版自定义纸张大小),此文章仅以用友套打激光KPJ101凭证为例。

    其次,进入财务会计-凭证管理-查询,然后手动鼠标选择要打印的凭证范围。然后选择打印。会弹出一个打印的对话框,选择模版及确定打印机是否为您确定的打印机型号。直接打印即可。


  • 最新文章排行
  • 热门文章排行

产品资讯

  • 如何录入期初余额

    如何录入期初余额

    如何录入期初余额

    1、期初余额录入在,总账系统-期初余额里面录入,帐套1月份启用的帐套只需要录入期初余额,年中启用的帐套需要录入三列,累计借方、累计贷方、期初余额。期初余额录入完毕后,要点“试算”和“对账”。

    2、期初余额试算不平衡将不能填制凭证。



  • 用友NC账簿查询操作步骤_

    用友NC账簿查询操作步骤_

关于我们 | 公司动态 | 获奖记录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用友产品中心 | 用友云基地
Copyright ©  www.kuaiji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天龙瑞德
京ICP备11046295号-1 技术支持 北京天龙瑞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海淀上地十街辉煌国际大厦3号楼6层 总机:010-59798025   售后:4009908488
北京天龙瑞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