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软件首页

会计假账手法:固定资产

2019-4-9 8:0:0 用友T1小编

会计假账手法:固定资产

会计假账手法: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中单位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能在较长的时间里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的劳动资料,其价值通过使用的磨损逐渐转移到产成品价值中去,并通过销售收入收回。固定资产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必不可少的,是企业生产能力和生产实力的反映,企业常通过固定资产信息的操纵或粉饰来达到其目的。固定资产信息反映的作假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使用人对企业预测和决策的判断。

  一、固定资产构成上作假方式

  (一) 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划分不符合规定标准

  根据财务制度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的构成是: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两年的,也构成固定资产,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应列作低值易耗品。

  在工作中存在着未按上述原则和标准划分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问题。

  有的企业将属于低值易耗品的物品列作固定资产,有的企业将属于固定资产的物品列作低值易耗品。造成核算上的混淆不清。也造成了二者的价值在向生产经营成本、费用转移形成和水平上的不合规、不合理。

  企业为了增加成本、费用,将符合固定资产的物品划入低值易耗品,一次摊销或分次摊销,为了减少当期成本、费用将符合低值易耗品标准的物品划入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延缓其摊销速度。这种混淆划分标准,还会导致资产结构的变化,使固定资产与存货之间发生此长彼消的关系,使会计信息产生错报,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决策。

  (二) 固定资产分类不正确

  固定资产可以分成七大类。

  ① 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② 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③ 租出固定资产;

  ④ 不需用固定资产;

  ⑤ 未使用固定资产;

  ⑥ 土地;

  ⑦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企业对固定资产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一般企业多采用按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分类。对固定资产的分类正确与否主要涉及到企业对哪些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以及折旧费用的列支问题,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到企业费用与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确定与计算所得税的依据。

  (1) 将未使用固定资产划入生产经营使用的固定资产之中,会增加当期的折旧费用,使生产费用上升,还会导致固定资产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虚增固定资产使用率,给信息使用者以假象,使管理者做出错误的决策。

  (2) 企业将采用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与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混为一谈,以达到降低或提高折旧费用,从而人为调整财务成果的目的。对企业采用经营租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按照有关规定,租入企业是不计提折旧的,由租出企业计提折旧;而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租入企业是要按规定计提折旧的。如果对有用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其结果只能是人为提高折旧费用,增加当期的生产成本或期间费用。如果对采用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不计折旧,其结果就是虚假地降低生产成本或期间费用。这两种结果都是对企业财务成果与纳税的人为干扰。

  (3) 对土地的分类出现错误。与房屋、建筑物价值有关的因征地支付的补偿费,应计而不计入房屋、建筑物的价值。而将其单独作为"土地"入账,便降低了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造成了固定资产的分类混乱。

  (三) 固定资产的计价不准。

  资产根据其来源,有七种计价方式:

  ① 购入固定资产的计价;

  ② 自行建造固定资产的计价;

  ③ 其他单位投资转入的固定资产的计价;

  ④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计价;

  ⑤ 改建、扩建固定资产的计价;

  ⑥ 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的计价;

  ⑦ 盘盈固定资产的计价。

  企业在计价方法和价值构成以及任意变动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方面出现问题。

  (1) 计价方法。

  企业财务制度规定,新增加的固定资产有原始价值的就应按原始价值入账;无法确定原始价值的,按重置完全价值入账;而账面价值则主要用于计算盘盈、盘亏、毁损固定资产的溢余或损失。有些企业却不按上述规定采用正确的计价方法。从而影响了当期其他的成本费用,使固定资产的有效期内的折旧产生差错,使会计信息反映失实,最终误导人们的决策行为。

  (2) 价值构成

  企业在固定资产价值构成方面发生的问题主要是任意变动固定资产价值所包括的范围。有些企业不按规定,在购入固定资产时,将与购入该固定资产无关的费用支出或虽有某些联系但不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支出,统统作为固定资产的价值组成部分。造成固定资产价值虚增虚减。

  (3) 任意变动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有些企业不顾国家规定,任意调整、变动已入账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如:经营租赁的固定资产,实物虽已转移;但出租单位仍应对该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会计部门应对其进行核算。但企业因固定资产已不在本企业使用而随意将固定资产从账户中削减。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影响管理当局及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判断。

  二、固定资产增减业务作假方式

  1、购入固定资产质次价高,采购人员捞取回扣

  企业采购人员为了捞取回扣,与卖方合谋,购买质次价高的物品,造成企业不当损失。

  如:某企业采购为单位采购电脑10台,该配置电脑市场价为6000元,销货方以盈利为目的,同意给购货方回扣6%,而故意抬高价格,每台6500元购货方同意成交。单位付款65000元,采购人员得3900元回扣,装入自己腰包。

  2、固定资产运杂费,掺入了旅游参观费

  固定资产的原值包括买价、包装费、保险费、运输费、安装成本和缴纳的税金。有的企业将不属于构成固定资产价值的支出也记入了固定资产的价值,虚增了固定资产价值。

  如:企业购买吉达汽车一部23万元,计价时将请客送礼、游山、玩水的费用全部计入固定资产运杂费,加大了费用开支。

  3、运杂费用张冠李戴,人为调节安装成本

  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应将固定资产的买价、运杂费、安装费等都先计入在建工程,当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将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发生的运杂费列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的安装成本中,从而人为调节了固定资产的价值。

  如:某机械厂购了一部货车价值150000元,运杂费3000元。同时该厂又外购机床壹台,价值100000元,运杂费2000元。该机床需要安装。但某机械厂实行运输队另行结算。企业为了照顾运输队的利益,将汽车运杂费计入生产设备安装成本,使外购原来102000元变成105000元,人为调整了外购机床与货车的原价。

  4、接受贿赂,虚计固定资产重估价值

  其他单位投入的固定资产,应按合同、协议约定的价值或经评估确认的价值计价,由于企业或投资单位有关人员接受贿赂,私下商定有意抬高或降低固定资产的价值。

  如:A、B公司合作成立C公司,B公司接受贿赂同意虚开发票进行并未存在的实物投资,同时接受A公司投入已使用账面原值200000元,已提折旧15000元,净值135000元的固定资产,以150000元重估价值作为投资的资本金。

  5、固定资产出租收入,虚挂往来账

  固定资产出租收入属于租赁性质的劳务收入,应通过“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核算,发生对应的成本费用应在“其他业务支出”科目中核算,有的企业为了挪用固定资产出租收入,将收入直接记入“其他应付款”科目,而分期挂账。

  如:企业出租房屋收入200000元,应计入"其他业务收入",但企业却挂了“其他应付款”科目。将全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80000元和发生的其他费用18000元全部计入“管理费用”。而不通过“其他业务支出”核算。使企业应交纳的房产税、营业税及附加税全部逃交,进而也影响了当年利润和应纳所得税。

  6、固定资产高价收入,存入小金库

  财务制度规定报废固定资产的残料价值和变价收入应冲减清理支出,企业为将报废的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挪作他用,收回的款项存入了企业的“小金库”。

  如:某工厂经有关部门批准,报废了壹台设备,出售收回价款50000元,应冲减清理支出。企业为了为职工谋取福利,将收入作为“小金库”以个人名义存入银行。

  7、清理固定资产净收益,不按营业外收入记账

  财务制度规定,处理固定资产收回的价款,应冲减固定资产清理支出,将净收益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企业经营效益好,为了控制利润,便将固定资产净收入仍挂在固定资产清理账中,并结转下年再处理。

  如:某工厂售出一个已用机床,原值50000元,已提折旧20000元,销售收入60000元,净收入30000元。本应记入营业外收入,但企业为了调整利润将30000元挂在“固定资产清理”账户,并结转下年。这种作假形式直接影响着所得税补交和盈余公积的提取。

  8、转移工程借款利息、调节当年损益

  企业工程借款利息,在办理竣工结算前应计入工程成本"在建工程",结算后计入"财务费用"。但企业为了调节利润,将应计入在建固定资产造价的费用,在未办理竣工结算之计入当年"财务费用"。

  如:企业于2002年4月贷款300000元用于购买工程设备,年利率5%,期限3年,每年计息一次,该设备安装工程预计两年内投产完成。2004年4月安装完毕并办理交付使用手续发现该企业故意将在两年内每年发生的利息300000×5%=15000元都记入"财务费用",虚增费用,虚减利润,导致单位少交税金,进而也少提了盈余公积。

  9、在建工程试运转收入,不冲减在建工程成本

  企业在建工程在试运转过程中所取得的收入扣除税金后应冲减在建工程成本。但企业为了调整利润,便转移收入,在"其他应付款"中加以挂账。

  如:企业在试运转过程中发生各种费用为20000元,在运转过程中取得的收入为30000元,企业故意将收入在"其他应付款"科目直接挂账,并在年终结转到下年度挂账。

  10、融资租入的财务费用,计入固定资产价值

  企业财务制度规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的价值包括按照租赁协议或者合同确定的固定资产价款和运输费、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不包含融资应计入"财务费用"的账户的各项支出。有的企业面对金融机构,为了增加利润,便将应计入"财务费用"账户的各项支出,计入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价值中。

  如:企业经营效益不好,融资租入了整套设备,采用分期付款方式。在支付的融资租赁费中包含按租赁合同或协议的确定的固定资产价值再加上运输途中运输费,保险费和安装调试费等。但租赁手续费和设备交付使用后的利息支出共计9万元记入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原价中,导致费用减少,利润增加。使企业保持盈利,只有盈利才能保证企业在金融机构的信誉。

  11、无偿转让旧设备,清理损失列损益

  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将淘汰的旧设备无偿转入自办企业并将发生的清理损失金额列入当年损益。

  如:企业将旧设备转入自办企业,原价500000元,已提折旧200000元,企业为了减少利润故意将原值直接记入“固定资产清理”账户。

  12、固定资产盈亏,不作账务处理

  企业为了调节利润,对固定资产的盘盈、盘亏不作账务处理。

  如:企业经济效益不佳,为了调高利润,盘亏的固定资产不作账务处理,少记了"营业外支出",从而提高当期利润。

  13、随意改高折旧方法,调节折旧计提数额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一般采用平均年限法。经有关部门批准,可采用"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法"等快速折旧法。但企业为了随意调整成本利润,便随意改变公司使用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如:某企业2006年1月份购入某项固定资产,原值150000元,12月已提折旧15000元到了第三年未经财政部门批准,企业改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多提折旧150000元。

  14、随意改变折旧率,调节成本利润

  固定资产折旧率一经确定,将不能随意改变。但企业为了调节某年度的利润随意变更固定资产折旧率,多计或少提折旧。

  如:企业为了贷款需要有所盈余,企业便未经主管财政部门批准擅自降低折旧率,由原来折旧率8%改为5%,少提折旧120000元,虚增利润使得企业有些微利。

  15、增加固定资产,不提折旧

  财务制度规定:当年增加的固定资产在下月初开始计提折旧。有的企业为了调增利润,将应计提的折旧有意漏提。

  如:某在建工程完工后,已交付使用,应及时办理竣工决算,从交付使用的下月初起计提折旧,但企业为了调增利润,有意漏提折旧,在职工宿舍5月份交付使用,但在年底办理竣工决算,少计了6个月的折旧。

  16、未用固定资产(除房屋、建筑物外)提取折旧

  按财务制度规定,对除房屋、建筑物外的专用固定资产不计提取折旧,但企业为了调节利润,对未使用的除房屋、建筑物外的固定资产也计提折旧。

  如:某企业购机器设备原值为400000元,年折旧率5%。当年购入价值50000元的设备虽未使用,为了调增费用,即按该折旧率多计提折旧2500元。

  17、停用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

  企业为了虚增盈利,压缩成本费用的支出,对当月停用或减少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如:企业为了报表上稍有盈余,对当月内停用的机器不计提折旧,从而盈利50000元。

  18、当月不应计提的,当月计提折旧

  企业为了调节成本、利润,常常违规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如:月份新增折固定资产本应下月初计提折旧,而当月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报废后不再计提折旧,而仍在计提,逾龄固定资产有效期满不再计提折旧,仍在计提。

  如:企业为了降低利润,当3月份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当月计提折旧13万元。

  19、变卖固定资产,仍旧提取折旧

  企业5月份将不需用设备卖掉,卖掉后又提了12个月的折旧35000元,虚增成本,虚减利润。

  20、在建工程提前报决算,多提折旧

  企业为了控制当年利润实现数额,采用在建工程提前报决算,提前转入固定资产,提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以虚增费用减少利润。

  如:某房地产公司下属企业,在建工程尚未完工,利用提前报决算的方法,多提折旧50000元,提高成本,降低了利润,在上交利润时截留了50000元利润。

如果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到 T+搜索>>上找一下答案

分享到:

微博关注

bj用友软件

最新信息

用友T1修改商品的计价方式

用友T1修改商品的计价方式用友T1:如何修改商品的计价方式
(1)只有没有被使用过的商品档案才可以修改计价方式(无单据记录,无库存记录)。
(2)如果有记录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系统重建功能,清除相关记录后修改
(3)要注意系统配置中是否设置统一成本计价方式。

用友T3用友通核算暂估余额表与暂估应付款明细账不一致

用友T3用友通核算暂估余额表与暂估应付款明细账不一致 用友T3用友通核算暂估余额表与暂估应付款明细账不一致

客户使用的是用友通标准版10.2,成本计价为移动平均,暂估为月初回冲。凭证都是通过核算产生。现有如下问题:一,从09年2月开始月初回冲暂估的金额和结存的暂估金额不一致(总账系统中)查出来是有张单据做了结算但是在采购模块的暂估余额表里显示没结算掉,红冲相差金额正好是这笔,但3月份的相差金额很大无从查起。二、月初回冲造成负库存以后成本计算就不对,因为有调拨业务造成其他仓库成本也不对,针对这个问题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一,出现差额的原因:3月份转336号凭证,蓝字回冲单(报销)生成的凭证在核算中数额应该是-38804.04,采购入库单暂估制单的凭证金额1188675.31,但用户在制单时将两种单据合与生成的凭证,并且蓝字回冲单用了2122暂估应付款这个科目,造成3月份采购入库单(暂估)生成的凭证是1149871.27,从而产生上述错误.
二、2月份转302号凭证的金额应为8653636.25,但用户在生成凭证时手工修改过凭证825127.36两者相差235.89元,到四月份时又在总账中手工增加了一张235.89元的转002号凭证。
一、解决方法:取消核算3月份月末结账,将3月份转336号凭证删除,重新蓝字回冲单(报销)制单和采购入库单(暂估)制单.由于2月转302号凭证在3月份手工调整过,可不做修改。
二、造成负库存以后可以进行核算业务范围设置中”零成本出库“设置,这样以后就可以取到成本。在有调拨业务是可以将核算业务范围设置——控制方式——调拨入库单取不到出库成本时取选项成本选上。
如有其它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咨询。用友云基地

使用技巧

  • 用友U8软件功能使用技巧

    用友U8软件功能使用技巧

    用友U8软件功能使用技巧 用友U8软件功能使用技巧

       一、调拨加价或是减价处理方法

      问题:某部门采购回来商品,调拨到其他部门,需要加价或是减价,以考核该门的业绩。各部门有各部门的仓库。也就是库间的调拨加价或是减价问题。

      解决方法:在做调拨单时,写入调拨的价格。(此价格一定是比入库单的价格高可是低。)再对单据进行记账,记账顺序为:采购入库单、其他出入库单、销售出库单,不对调拨单进行记账。在对其他出入库单进行记账时一定要选中单价从新记算选项。

  • 用友价保处理方式

    用友价保处理方式

    用友价保处理方式 用友价保处理方式

      问题:关于先进先出法核算,当手机有价保时,能够按照变价后的价值执行出库。此用户未使用采购管理模块。

      应用举例:2月2日购入10台手机,进价3300元每台,2月3日销售3台,2月4日有价保400元每台(相当于回扣,它需要减少成本),此时库存为7台,单价为3300元每台,由于此时来了价保400元每台,所以再出库时需要按2900元每台出。

知 识 库

  • 最新文章排行
  • 热门文章排行

培训教程

  • 基于风险管理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发展

    基于风险管理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发展

    基于风险管理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发展 基于风险管理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发展 一、风险管理背景介绍   世纪之交世界知名公司—安然、世通的财务丑闻,暴露了企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也引发了理论界和界对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重新审视。为了强化与细化风险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2004年,COSO委员会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对企业应用的内部控制机制进行了完善修正,并对企业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要求企业在原有的内部控制机制的基础之上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协调两种机制的工作,紧密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类似银广夏、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因内部控制缺失或失效引发的财务舞弊、巨额资产损失等案件时有发生。为了促进我国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型,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2006年,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2008年,部、证监会、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于2010年5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企业健全内控体系,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   我国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建设是适应经济社会不同发展进程而逐渐形成的,随着社会经济体制转换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   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时期的内部牵制阶段。重点强调“分权”理念下的会计岗位责任。要求在一个经济组织内部,所有经济业务的处理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或人员完成,不允许一个部门或一个人全权处理业务。目的是让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格局。   2.20世纪90年代   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初期的内部会计控制阶段。这一阶段将内部控制从防错纠弊的内部牵制扩展到了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国定资产、存货、筹资、等。   3.进入21世纪至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全面风险控制阶段。这一阶段的内部控制体系框架由财政部等五个主要政府监管部门以形式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的应用、评价、审计指引构成。以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为目标,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   三、现阶段我国企业实现发展目标应关注的问题   1.明确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是企业在对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的长期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好的发展战略可以为企业找准市场定位,是企业执行层行动的指南。企业应通过收集分析所面临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经营环境、竞争对手能力等外部环境发现机会和威胁;通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等内部资源的分析,识别优势和劣势。经科学论证和集体决策,进而制定明确可行的发展战略。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应注意以下风险事项:   第一,发展目标应当突出主业。在确定发展目标时突出主业,将其做精做强,做成行业“独一份”,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是许多成功的跨国公司的经验之谈。如海尔集团公司。因发展战略不当失败的如德隆帝国的崩溃,就源于其发展战略严重偏离主业,盲目实施多元化战略。   第二,发展目标不能过于激进,不能盲目追逐市场热点,不能脱离企业实际,否则可能导致企业过度扩张或经营失败。为追求“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有些企业制定激进的发展目标。但是,这种所谓“跨越式”发展,在内部管理能力难以跟上、风险管理水平不匹配的情况下,一旦遇到外部环境“风吹草动”,企业很可能倾刻间“灰飞烟灭”,迅速走向衰败。如三鹿集团和郑州亚西亚商城。   第三,发展目标不能过于保守,否则会丧失发展机遇和动力。在过于保守的战略引导下,企业由于发展目标易实现而沾沾自喜,久而久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往往不能及时抓住市场机会,导致发展滞后,最终难以逃脱被淘汰的命运。如柯达公司。   2.完善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分工、实施流程管控   企业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建立健全治理结构,科学设置内部机构,合理分配职责权限。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议事规则,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以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企业的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要人事任免及大额资金支付业务等,应当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决策或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按照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原则,综合考虑企业性质、发展战略、文化理念和管理要求等因素,合理设置内部职能机构,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通过制定组织结构图、业务流程图、岗位说明书和权限指引等内部管理制度或相关文件,使员工了解和掌握组织架构设计及权责分配情况,正确履行职责。有条件的单位,还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围绕既定的战略和经营目标,以风险辨识和评估为切入点,确定业务关键控制环节,统一设计并建立标准的内控流程体系,将生产经营管理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和处理规则嵌入系统程序,实现手工环境下难以实现的控制功能。同时,应建立信息系统开发、运行与维护等环节的岗位责任制度和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防范利用计算机舞弊和犯罪。   3.加强监督评价及反舞弊机制建设   内部监督是企业内部控制得以有效实施的机制保障。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面临的风险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企业应当加强内部控制监督评价机制建设,将监督评价活动嵌入企业常规的、循环发生的经营活动中,将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促进内部控制制度、措施的落地执行。定期或不定期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及时发现环境变化、执行中出现的偏差,及时更新初始控制,使内部控制与本企业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形成良好的风险闭环管理流程。   舞弊是指以故意的行为获得不公平的或非法的收益,主要表现为虚假财务报告、欺诈、贪污、收受贿赂和回扣等。有效的反舞弊机制,是企业防范、发现和处理舞弊行为、优化内部环境的重要制度安排。企业加强反舞弊工作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企业应当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于潜移默化中提高员工的道德水平,使其自觉抵制舞弊行为。第二、加强法制教育,增强董事、监事、经理及其他高管人员和员工的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决策、依法办事、依法监督。第三、建立举报人保护制度,明确举报事项受理、调查、处理、报告和补救措施,通过设立员工信箱、投诉热线等方式,鼓励员工及企业利益相关方举报和投诉企业内部的违法违规、舞弊和其他有损企业形象的行为。   四、结语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目标都是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二者都要求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因此,企业应将风险理念和管控要求融入流程、制度、职责、考核、文化等方面,由决策层、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贯穿决策、执行、监督和反馈全过程。以合理保证企业经营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国资发改革(2006)108号。   [2]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   [3]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财会(2010)11号。   [4]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2010.

  • 基建工作岗位职责规范

    基建工作岗位职责规范

    基建工作岗位职责规范 基建工作岗位职责规范

      基建管理员岗位职责

      1、根据总务处研究确定的基建项目组织施工,提供物资材料的采购计划,并负责审查预算、决算、验收工作。

      2、根据资金情况和维修项目提出维修计划,对维修项目负责组织人力物力,采取投标的方法采用施工质量好,费用标准较低的工程施工单位。施工前做出预算,经主管主任研究,同意签定合同后方可开工。

      3、施工过程中负责检查工程质量,注意勤俭节约,完工后组织有关人员认真验收,及时结帐。

关于我们 | 公司动态 | 获奖记录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用友产品中心 | 用友云基地
Copyright ©  www.kuaiji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天龙瑞德
京ICP备11046295号-1 技术支持 北京天龙瑞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海淀上地十街辉煌国际大厦3号楼6层 总机:010-59798025   售后:4009908488
北京天龙瑞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