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软件首页

县级审计机关应对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2019-4-4 8:0:0 用友T1小编

县级审计机关应对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县级审计机关应对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从1992年起开始试行,目前全国已有22个省(直辖市)进行改革试点,这对于与财政有密切联系的工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现结合湖南省的实际作一些探讨,以就教于各位同仁。

  一、湖南省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湖南全省除城市区外共有89个县(市),从2010年开始,除长沙县、望城县拟作为长沙城区发展及湘西自治州所辖8个县市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之外,共有79个县市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这是扩权强县,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重大举措,对于壮大县域经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减少中间环节,节约行政成本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湖南省财政省直管县的主要内容是:一是按照分税制体制的原则,实行收入分享改革,进一步规范政府间收入分配关系;二是将财政“省管市、市管县”调整为“省直管县”。改革原则为:分税分享,统一规范。存量不动,增量调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精简高效,注重基层。

  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主要是对财政审计(含同级审和上审下)有较大的影响:

  1、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省级审计机关审计工作的影响: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由于省对县财政进行直接管理,收入计划、预算资金安排、调度,债务管理、财政结算,不通过市财政这一环节,在开展省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在审计省财政和其他对县(市)有资金下拨渠道的厅局时,工作量加大,尤其是有的资金可能有必要延伸审计到县(市),同时由于没有全面实行行政省直管县,省审计厅进行审计时,限于人力不可能全面顾及到延伸到县的审计工作,这样势必对审计质量、审计效果带来了不利影响。目前,省财政厅为应对省直管县,拟报请省委省政府提高省财政厅监督检查局的规格,并加强财监工作。

  2、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地级市审计机关审计工作的影响:

  财政省直管县,改变了地级市对县的财政隶属关系,但行政管理体制没有变化,尤其是地级市审计局实行财政“上审下”审计方式没有变,但由于财政资金管理渠道变化,管理、监督两项职能在地级市分离;对县财政仍有监督管理职能,但偏重于监督并有业务指导、工作衔接职能,市审计局在开展市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同级审)时工作量相对较小,重点在市本级以及市财政对市辖区的项目资金安排,资金调度。市审计局两年一度对县(市)的“上审下”没有变化,但审计内容上,尤其是上级财政补助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尤其是实行省县之间分税分享)对市财政的利益无任何影响,审计重点应放在财政资金的绩效审计上。鉴于城区审计局审计范围小,地级市可以整合城区审计资源,实行统一审计组织方式。将来随着改革的推进,可以考虑将城区审计局改革为市审计局的分局,从而形成地级市审计合力。

  3、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县审计局审计工作的影响: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受益的是县,扩权强县,减少了中间环节,省财政对县的支持力度加大,省直有关厅局也随着这一体制的变化,直接与县发生经济联系,转变工作思路和方法,按财政“省直管县”的要求将各项工作直接布置落实到县(市)按工作尤其是有关项目审批、计划安排上对县下放权力,也可以说财政省直管县带来的是经济省直管县,带动的是县域经济,今后的改革方向也肯定是行政上全面实行省管县。对于县级审计机关的工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是审计工作量加大,省对县财政支持力度加大,资金渠道增加,财政审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项目增多了,固定资产审计的工作量也随之加大;鉴于全省有79个县市实行直管,省对县的监督有时鞭长莫及,直接授权审计到县的项目理应增加。二是审计职责增强,随着财政省直管县,省对县的联系增多,审计机关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全力服务和监督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县(市)审计机关应对财政省直管县的对策建议

  1、切实加强财政审计工作,突出发挥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财政同级审)的作用,并加强对乡镇财政决算的审计。下功夫对财政专项资金,包括转移支付资金进行审计,促进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加强对县财政局、地税局、国库及县直部门、单位的预算执行审计,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拓宽审计范围,对民营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财政投入资金进行审计。

  2、加大力度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财政省直管县,有的项目审批权下放,县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增多、增大,尤其是财政投资的项目,必须加大审计力度,审减工程造价,节约财政资金,并把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作为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之一。

  3、认真做好工作。要充分发挥审计的职能作用,必须对事又对人,而不能仅仅是对事不对人,“帽子底下不见人”,不但要就事论事,而且要就事论人。随着财政省直管县的深入推进,必然的趋势是行政省直管县,县直有关部门、乡镇的主职领导干部有可能高配,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着新的情况,我们必须坚持“离任必审”“任期届满必审”,并突出任中审计,任期达三年以上必须安排一次任中审计,实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机结合。在加强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和县直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同时,对事业单位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法人代表的经济责任审计也应统筹兼顾。

  4、加速推进绩效审计和计算机辅助审计。“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审计是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在目前开展合规合法性审计的同时,必须加速推进绩效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并与电算化接轨的必要手段,不掌握计算机技术,将失去审计资格,县级审计机关要加大实施“金审工程”的投资力度,培训干部,添置计算机装备,尽可能每人配备一台台式电脑,每人配备一台手提电脑。充分利用网络,建立局域网,全面提高审计机关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水平。

  5、积极做好省审计厅的授权审计项目。审计之于财政,类似于监察与人事,纪检与组织,只是前者是管财,后者是管人。并且监督管理职责不同。我们认为随着财政省直管县体制的运行,省级审计机关应该打破常规,积极应对财政省直管县,减少中间环节,直接授权县级审计机关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的省级审计项目,因为审计管辖范围里根据财政财务隶属关系确定的,那么实行财政省直管县体制,省级审计机关直接授权县级审计机关审计一些省级授权项目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符合省委省政府湘发[2010]3号文件精神,不应该有体制障碍。作为县级审计机关必须整合,切实提高审计质量,认真做好授权审计项目。省级审计机关发给市州审计机关的文件,有必要发给县(市)审计机关,召集市州审计局参加的有关会议,有必要一并安排县级审计机关参加,省级审计机关应加强财政审计工作,增加力量,可以试点省审计厅直接审计县财政,并协调好与省财政厅监督检查局的关系,合理分工,强化审计职能,这样才能有效地应对财政省直管县体制,充分发挥审计机关的职能作用。

  6、切实加强县(市)审计机关队伍建设。加强审计干部的政治、业务学习,尤其是财政审计知识的学习,全面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力争提高县审计局机构规格。

如果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可以到 T+搜索>>上找一下答案

分享到:

微博关注

bj用友软件

最新信息

要增加部门编码怎么就可以0-9十个编码,要增10以上的两位数却保存不了?怎么操作?请指教。

要增加部门编码怎么就可以0-9十个编码,要增10以上的两位数却保存不了?怎么操作?请指教。 要增加部门编码怎么就可以0-9十个编码,要增10以上的两位数却保存不了?怎么操作?请指教。

在基础设置里,数据精度,修改部门编码规则,即可
先删除所有的部门,然后修改部门编码规则为2为,然后在增加
@WSKYGA:[/强]
@畅捷服务李笑旺:[/握手]
@WSKYGA:[/握手]
[/强][/握手]

开发票作废后顾客那联要不回怎么处理?

开发票作废后顾客那联要不回怎么处理? 开发票作废后顾客那联要不回怎么处理?[]

作废发票,需要将所有联次收回
@张立平_:要不回,丢了,怎么办?
查到了,你就去和税局解释,解释不通就罚款呗。

使用技巧

  • 土地开发型国有企业的会计核算

    土地开发型国有企业的会计核算

    土地开发型国有企业的会计核算 土地开发型国有企业的会计核算

      近来,为加快地区发展,更好地引进企业项目,带动地方经济,各地纷纷成立土地开发型国有企业(以下简称土地开发企业)。该企业主要任务是以接受政府委托,代理开发在开发区内的大面积土地,同时进行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为土地挂牌出让及引进企业项目做好前期开发准备。

      该企业具有以下特点:

      (一)企业行业性质难以确定。土地出让主要以政府挂牌形式,企业不具有出让国有土地的资质,故企业不能划分为房地产开发行业。同样,企业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政策性扶持,而非企业本身服务收入,划为服务型行业也有所牵强。

  • 未使用的粮油仓储补贴也要缴税

    未使用的粮油仓储补贴也要缴税

    未使用的粮油仓储补贴也要缴税 未使用的粮油仓储补贴也要缴税 A储备粮油企业(以下简称A公司),承担国家粮油收储任务,每年从部门取得粮油轮换、仓储费补贴。2014年7月,某市国税局评估人员发现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递延收益”项目余额1200万元。   据A公司介绍,除从财政部门取得仓储补贴款外,还有一部分财政资金用于扩建粮油仓储设施。对当年取得的财政资金,于次年3月向主管国税机关按不征入申报备案。在审核了该公司提供的2008~2013年各年备案表,以及粮油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后,人员认为,按《财政部、国家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规定,A公司取得的财政补贴,按不征税收入处理是恰当的。   审计人员查阅“递延收益”账户明细记录后发现,2008年初余额为0元,本年度贷方累计发生额4800万元,反映收到财政部门粮油仓储补贴3600万元、基础设施扩建专项资金1200万元。当年度收到的财政资金与申请备案不征税收入项目和金额一致。借方累计发生金额3600万元。2008年财政部门与A公司仓储补贴结算办法是,每季度初拨付本季度的补贴款900万元,财务部门按月确认补贴收入300万元。年末基础设施扩建专项资金余额1200万元,至2013年末未使用。2008年发生与粮油储备相关费用3600万元。   A公司在2008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表附表三“调整项目明细表”中,“不征税收入”项目填列调减数3600万元;“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形成的费用”项目填列调增数3600万元,符合企业所得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不征税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费用,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其计算的折旧、摊销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外时扣除。   A公司财务经理解释了收到财政资金1200万元不确认收入原因。这部分资金与建造资产相关,且有专款专用管理制度。原定于2009年初对基础设施扩建,因种种原因在2014年7月投入资金建设。审计人员指出,财税〔2011〕70号文件明确,企业将财政性资金作不征税收入处理后,在5年(60个月)内未发生支出且未缴回财政部门或其他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的部分,应计入取得该资金第六年的应税收入总额。A公司2008年收到的财政资金1200万元,至2013年12月末,既未用于粮油储备设施的更新改造,也未上缴财政部门,应在2013(第六年)年度的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纳税调整,但企业未纳税申报。本次纳税评估A公司应补缴企业所得税额=1200×25%=300(万元),并加收税款滞纳金。经沟通,A公司接受审计人员意见,并办理补缴税款手续。

知 识 库

培训教程

  • 会计基础知识:税与费的区别

    会计基础知识:税与费的区别

    会计基础知识:税与费的区别 会计基础知识:税与费的区别

      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依据其社会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种形式。费是指国家机关向有关当事人提供某种特定劳务或服务,按规定收取的一种费用。税与费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

      1.看征收主体是谁。

      税通常由机关、海关和机关收取;费通常由其他税务机关和事业单位收取。

      2.看是否具有无偿性。

  • 成品油消费税“两连涨”背后的真问题

    成品油消费税“两连涨”背后的真问题

    成品油消费税“两连涨”背后的真问题 成品油消费税“两连涨”背后的真问题 数据显示,距离6月份高点,欧美原油期货价格跌幅分别为44.65%、44.11%。但今年以来国内成品油均不到国际油价下跌幅度的一半:90#汽油累计下降的幅度为17.3%,而0#柴油累计下降的幅度为22.1%。部周五进一步提高成品油销售税,又是发生在发改委下调油价之时,两因素相抵,汽、柴油价格每吨降170和400元。仅时隔两周,成品油再度上调,中国汽油税负比例达到40%。   成品油的消费税“两连涨”,让我国汽油税负比例达到了40%。虽然如此,“恰逢”油价“N连跌”的语境里,公众对于提税的痛苦指数却是出奇的小。按照英国经济学家哥尔柏所讲,“征税这种技术,就是拨最多的鹅毛,听最少的鹅叫。”成品油消费税的“两连涨”,可谓几乎没有听到鹅叫。征税的艺术性,可谓被运用得炉火纯青、登峰造极。而越是如此,公众对于这种“恰逢”,越是感觉到诡异。   然而,征税是国之大事,事前没有征询意见,没有听证会,也没有通过立法部门的程序,只用一个行政部门的一纸通知就可以实现加税的做法,却让广大公众感觉有些纳闷。《征收管理法》明确规定: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法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的规定执行;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我们的问题是,征收成品油的消费税,是不是合乎程序正义的呢?   《立法法》第8条规定,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和税收制度只能制定法律。因此,税收显然涉及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税收立法应该专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但是如同我国众多税种一样,我国的许多税的征收都没有经过立法程序,也没有相关方面的法律,一些税种从来都是行政部门一纸通知就能完成征税。用《让子弹飞》里的话就是“站着就把钱给收了”。   我们再说说消费税的增加是为了环保一说。今年APEC会议期间中美两国联合签订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有分析称,这份联合声明是中国担当大国环保责任的重要体现,也将促进世界构建新的环保秩序。此后,我国发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更是以法律约束力的形式确保实现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和13亿立方米的目标。应该说,政府的环保重担正在不断增压。   但是,增加了的消费税如何实现“专款专用”,这又成了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增加税收与减少税收,从来都不是简单的好与坏的问题。关键要看,税收入财政之后,这些钱将要花在什么地方?政府又用什么样的方式,确保这些钱用到了该用的地方?在各级公共财政都并不算透明,政府财务数据总是当成是机密的当下,“专款专用”的税种,似乎并没有真正出现过。   成品油消费税“两连涨”的真问题,自然不在于成品油的税涨高了多少,而在于政府增加税收的随意性远远超乎了公众的想象。无程序正义,则无结果正义。成品油消费税固然有一百个可以增加的正当理由,但不按程序征税的做法就着实让公众感觉到恼火。如何让我们的征税变得更加具有程序正义,显然是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重要命题。

关于我们 | 公司动态 | 获奖记录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用友产品中心 | 用友云基地
Copyright ©  www.kuaiji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天龙瑞德
京ICP备11046295号-1 技术支持 北京天龙瑞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海淀上地十街辉煌国际大厦3号楼6层 总机:010-59798025   售后:4009908488
北京天龙瑞德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